返回

凤宁天下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9章 梓言(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从窗口看出去,外投诉不过一个简单的小院。虚掩的院门外是人来人往的大街。

    梓言坐在窗下的桌边,他一身简单的麻布衣裙,颜色虽然新鲜质料却着实一般。不过仗着那张明艳的脸蛋,即使不妆不饰看着也能让人眼睛一亮。

    而隔着一张新打木桌与他对坐的男人,却是截然相反。他头上插着一根挺粗的银簪,一身上等细棉的衣裳,只可惜满脸褶子不说,一双老而昏沉的眼睛里还闪着精明而刻薄的光。

    梓言面上含笑,仿佛完全没有看到对方眼里的轻蔑似的,将一个缎子做的荷包朝男人那里推了推,“我的事就要麻烦阿叔了。”

    荷包虽然小,鼓起来的样子却显然装的是碎银不是铜板,看大小总有个一两多些。老男人看着荷包之后,表情立刻切换到柔和那里。他一边说着“这怎么好意思”,一边以跟他年纪完全不相称的敏捷把荷包捏在了手里。待他把荷包塞进自己的口袋之后,表情才又朝之前的不屑偏了过去,“我自是尽心的,不过你也知道,你这样的真是有些难了。”

    “难”……啊。

    梓言有一时的茫然。

    眼前这个头发花白的老男人是媒人。梓言找他自然是为了婚事,而他虽然一副到手的银子别想他再还出来的样子,倒也说的是实话。

    “不过是想有个人在屋子里,别冷清得像坟地一样。”梓言强拉起唇角,“别的还能想什么呢。”

    不久之前,他为了一个他这辈子都可望不可及的人去细读过整本的《户婚律》。但是读完之后,却只是让心里还奢望着一丝侥幸的他彻底灰了心。

    人是分三六九等的。

    便是户籍上来说,对面坐的这个媒人虽然也要归进贱籍里,却比他这种伎子要好上太多。至少他这个媒人的儿子还有资格选进王府去侍候“她”,而他想要进王府的唯一可能大概就是烧成灰之后顺着风飘进去。那种平日关在院子里训练,饮宴时客人一招手就能带回房随便用的舞伎,他连这种都是没资格的。

    所以,如果“她”不来见他……

    再怎么刻意避免去想那个名字,心里却依旧泛起一阵难以抑制的闷痛。

    伎子还谈什么感情,这是哪门子的笑话?

    他十三岁开了苞,之后四年多的时间里就几乎没断过客人。前头才哭湿一条帕子,只要客人前脚踏出门口,他就能懒腰一伸问下个是不是该笑了。

    他告诉自己东宫的正君都惦记上他了,他还能怎么样?他除了乖乖听话,还能做什么?民尚且不与官斗,何况他这种脚底泥。

    他说了他觉得应该说的话,气走了那个年轻气盛的大小姐。当时虽然心里难过,但是他觉得自己能挺过去的。横竖他的心早就跟身体一样又臭又脏,哪里还会感觉到什么“心痛”。

    他是这样觉得的,但是渐渐的,在他自己发觉以前,他开始对周围的一切失去了兴趣。

    提不起精神梳妆打扮,往常好吃的好玩的没了吸引力。

    迎接客人毫无意义,挹翠楼挣不挣钱的也无所谓。

    “你也别这么说。”许是见他说得可怜,对面那个媒人语气也松了点,“别怪我说话太实在,你就没个相熟的人?就算是在外头置个宅子,也总好过嫁去匠户不是?”

    外室……么。

    她但凡开这个口,他自然是千肯万肯的。横竖从来都不是日日能见到她的,外宅虽见不得光,好歹总算是她的人了。

    但是,她是不会这么委屈他的。

    梓言心里才泛起一点甜,立刻就被漫天的酸涩掩盖了过去。

    早知道现在这样,当初就不该盼着那一线入府的希望,迟迟不开这个口去求她。

    “看你这个样子,是真有这个人了?”媒人虽然老悖,到底经过的多,见梓言的神态就猜中了几分,“说难听点,你也不是什么闺阁公子,便豁出脸皮去再去求求如何?有那么一两分的情分在,总好过那些死了男人的鳏妇。”

    再去……

    求她?

    梓言一怔,随后心里只能泛起一片苦涩。

    李凤宁那人,别人不知道,他却是知道的。

    当年她曾经不小心漏过一句话来,说是一个叫“诸葛其”的人“吃里扒外”。梓言除了能看出李凤宁相当生气之外,甚至不知道这个诸葛其是谁。

    没想到几日后李凤宁就带着一个“诸葛冼马”来了挹翠楼。梓言作为挹翠楼的老板自然是要在门口迎接客人的,虽只寥寥几句,却大约明白这位姓诸葛的大人应该是东宫的属官,表情神态都是十分的春风得意,一直在夸口自己如何受太女的重用和信任。

    而次日一早,便有传言说东宫冼马的家里起出好几件贼赃。她虽然大喊大叫“有人构陷”,但是因为确确实实有了证物,那位诸葛大人直接被夺职,罚回家闭门思过。

    梓言直觉这件事与李凤宁有关,且未必是出自于太女授意,一个不好便是她的自作主张。只是就算不说她是如何在太女之前就已经知道有人“吃里扒外”,也不管她是怎么把贼赃放进一个朝廷官员的宅院里,只酒宴上她的表情就已经足够说明很多问题了。

    就算诸葛冼马只是她的推测,那她对魏王的态度则更是明明白白。谁都不会比梓言听过更多她的辛酸和抱怨,但是外头何尝有一句她忤逆不孝的传闻?

    如果她想忍的话,她是能忍的。

    而越能忍的人,通常也越记仇。

    梓言从来不会忘记,他们最后一次见面时李凤宁的眼神,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