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楼之情满潇湘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68章:箕裘颓堕(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屋里静悄悄的,黛玉睃了水溶一眼,却见他面色微微的带着一股冷厉,薄唇微闭。在替水溶续第六次水的时候,黛玉终于按捺不住了,低声问着水溶:“王爷,是不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水溶目光如炬,扫了黛玉一眼,语气却格外的平静:“三皇子的事出来了,依着皇上的脾性,看来跑不了要抄家下狱,后面还不知有什么更大的罪行。”

    黛玉听到此处才大大的松了口气,原来不是水溶有事,又忙道:“前些天不是说要册封三皇子,又让孙太妃去三皇子府邸养老。这才过了几天,就完全变了个样呢。”

    水溶道:“有人弹劾三皇子,说他在孝期里聚众玩乐,不知礼仪规矩,府里还养着一班戏子。说他不孝,这就抓住了把柄。”

    黛玉心想孝为大,这样的事治个什么罪都行,不过说到抄家下狱未免又太严厉了再说都是自家兄弟,何必冷酷刻薄至此。

    水溶又道:“一起被弹劾的,还有你们贾家的人。”说着又看了看黛玉。

    黛玉微怔,缓缓说道:“这些事我们怎么管呢,王爷现在也一堆的事,还不知怎样收场呢。”

    水溶道:“因为三皇子同时邀请了宁国府里的贾珍父子,所以连同贾珍父子也一并上奏了。皇上下令要严查,原本是让我参与其中。”

    黛玉有些惊讶忙问:“王爷应下呢?”

    水溶摇摇头:“我直说了,如今和贾家是姻亲,得避嫌,这事也不好管。皇上也没说什么,又吩咐了忠顺王去查办。”

    黛玉道:“还真是个多事之秋呀,更何况还没立秋呢。就出了这么多的事。忠顺王那人是个怎样的人呢?”

    水溶知道黛玉是在为外祖家担心,便道:“他是皇上的身边的人,如今又领着双俸,手下养了好些人,六部中都有他的人,其中也有不少的酷吏。宁国府落在他的手上,只怕是凶多吉少。”

    黛玉便沉默了。水溶拉了拉她的手,安慰道:“这事才刚刚起来,后面怎样也还说不定。皇上才登基不久,肯定会做几件大事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你别担心,我若能帮得上的地方,一定出力,只是现在的身份有些尴尬,不大好说话。”

    黛玉忙分辨道:“王爷,我不是怪你不肯相救。东府里的那些事我自然不知道,不过是想着四妹妹要怎样呢。现在我担心的还是王爷,皇上新政,必定是要拿人做筏子的。以前王爷也在三皇子手下做过事吧,只怕皇上又会拉出来说。”

    不得不说黛玉心思缜密,不过水溶却淡淡一笑:“你放心吧,还愁不到那里去,我自己也有准备。说不定很快就要有眉目了。”水溶口中安慰着黛玉,却装了一肚子的烦心事。

    且说宁国府已经大乱了,尤氏从未见过如此大事,一时也没个主意,蓉儿媳妇陪在跟前,也战战兢兢地不敢言语,尤氏连忙让人去前面打听,此时赖二家的跑来慌慌张张的说道:“奶奶只怕事不好,还是先避一避吧。倘或伤到了奶奶哪里怎么好。”

    尤氏腾的一声站了起来,欲要往外走,跟前的人连忙拉住了她。尤氏咬牙切齿道;“我倒要看看这些人敢把我给怎样。”

    赖二家的又劝:“听我家男人说,前面来了好些人,让奶奶收拾下贵重的东西,暂时去西府避几天。如今大爷和蓉爷都不在家,得为以后留条路。等安顿下来了,奶奶再遣人去打听消息,不是很好么。”

    尤氏被人拉住了,一时也没主意,只是大骂:“平日里我怎么劝他们爷俩的,偏就是不听。如今出了这么大的事,看这么收场。祖宗挣下来的这点家业,看来是要败光了。”

    屋里的丫鬟媳妇连忙赶着收拾东西,带不走更多的,只好挑些要紧的带上。贾蓉媳妇胡氏陪着婆婆从后门出去了,一路往西府而去。

    王夫人正在午休,听来旺家的来说起这事惊了一跳,忙问:“当真给拿走了,要抄家?”

    来旺家的说:“东府里的大奶奶、小奶奶已经过来了。”

    王夫人心中隐隐的有些害怕,想到东府果真要倒了么,这边又能撑到几时呢,如今想远远的避着,看来有些来不及。她一手托着脑袋,病恹恹的对来旺家的道:“你去回宝二奶奶,就说我知道了。不用再来请示我,给安排两间屋子住下,别的事她拿主意吧。”

    来旺家的应声而去。

    宝钗听说也是一惊,忙忙的整了衣衫要迎出去。且说尤氏和胡氏已经到了垂花门,下了车,径直往荣禧堂来。还没进正院,周瑞家的和林之孝家的便上来拦住了:“哟,东府里的大奶奶、小奶奶怎么有空过来瞧我们太太。”

    尤氏惊魂未定,眼中闪烁着惶恐之色,拉着周瑞家的手便哭出来了:“好好的一个家给他们败了,二太太在哪里,我和二太太说说。”

    林之孝家的忙拉着尤氏说:“太太犯了头疼,正歇着呢。太太说让宝二奶奶……”话未说完,只见宝钗带着莺儿和袭人过来了。

    宝钗忙道:“请珍大嫂子上我屋里坐坐吧。带的这些东西,让人安置去。珍大嫂放心,”

    尤氏带着媳妇暂且在荣国府借住了下来,房子原本空着的也有好些间。宝钗本想将尤氏安排在惜春房里,可又想到惜春那性子孤僻,整日年吃斋念佛,也不敢太去打扰她。后来尤氏暂且在李纨处住下。胡氏又住于别处。

    李纨每日只顾儿子温习功课,眼下就要到秋闱了,好在贾兰还算懂事,算是个省心的。李纨看着唯一的儿子,便就看见了希望。

    尤氏羡慕起李纨来:“以前她们说珠大奶奶是个苦命的瓢子,眼下也活出模样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