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菩提庵里共呆了七日,王妃与黛玉便回府了。
南晴帮忙管了几天家,好在没有出什么问题。
眼见着王妃的寿辰要到了,太后又赏出许多贺礼。朝中命妇、来往交好的世家皆来庆贺。王妃虽然不喜这些热闹场面,但毕竟身份在那,只得装束出来应付。
好在暂且不用管家事,前面有南晴协同管家婆子等料理。
且说贾家作为交好自然也派了人前来道贺,来的人是王夫人和宝钗和探春。宝钗和探春一边一个搀着王夫人,缓缓步入了王府。自然有人来迎接。
一路引领着三人到了内园子,王夫人边走边看又和他们道:“毕竟是王府,这些花草料理得也好。不像我们家的那个园子,如今倒是颓败了。”
探春道:“如今哪里还有那个心思去管大观园呢,姐妹们都从里面搬了出来,不过就还有一座栊翠庵,里面还有几个姑子。以前还和二嫂子商量着怎么营生,如今到底是荒废了。”
王夫人道:“我是想着开销太大,当年是为预备着给娘娘省亲建的,如今哪里还用得上,还白费人力物力去料理,所以先放在哪里吧。房子倒还有几间够住。”
宝钗又接着说:“不过是派几个上夜的婆子守着,说来也不算费事。”
正说着,已经到了这边的园子。三人先到王妃处行了国礼,王妃略欠着身子说:“夫人多礼了。”接着又对跟前的小丫头说:“来人赐座。”
王夫人见南安太妃、东平王妃也都在此,也都一一见过了礼。
南安太妃见着了宝钗和探春隐隐的还有些印象,便和王夫人笑说:“还是你们贾家会调理人,当初我记得见着了四个女孩儿,个个都不错,倒像一把水葱。今儿见的这两个已经很好了,叫我不知夸哪一个好呢。”拉着探春细看了一回,又看宝钗。
南安太妃看比又对王夫人道:“当初我记得有四个来着,今天才只见了两个。”
王夫人忙欠身回道:“太妃不知,他们姐妹嫁的嫁,弱的弱。也不惯出门的。还只怕太妃见了要笑话呢。”
王妃此时插了句嘴:“太妃要见,我们府里倒还住着一位天仙似的妹妹。”又对身旁的人说让去将栖霞院的林黛玉请来。
这里北静王妃又见贾母未到,便问:“怎么不见史老夫人来呢?”
王夫人忙说:“王妃娘娘的千秋,老太太原本是想着来的。只是昨儿受了风寒,今一早又体热头晕,才传了太医去瞧病。来不了呢。”
王妃听罢也就没有多问,南安太妃也说:“是呢,上了年纪的人。如今我也时常头疼脑热的,也经不住了。”
不多时,黛玉和敦慧郡主一道过来了,见礼问安后。南安太妃见了着敦慧郡主便和王妃笑说:“郡主倒这么大了,越来越出挑。”
王妃赔笑着说:“太妃别赞她,脾性还是和以前一样呢。在家也只是淘气,我和她哥哥都没了法子,管不住,所以才请了林姑娘来做她的伴读。”
南安太妃早就注意到,旁边那位婷婷袅袅的女儿了,将她叫到了跟前,细问着:“十几呢?”
黛玉答道:“属羊的。”
南安笑道:“实在不错。”接着又和王妃说:“这位姑娘我也有些印象,想着上次来北府赏花时见过一次,到底记性不大好了。”
北静王妃笑说:“她也是贾家的人。”
王夫人接着说道:“她是外甥女是林姑妈的女儿,从小是在贾家长大的,后来进宫做了公主的伴读,现在又到了王府与郡主作伴。”
南安太妃心下一动,便又笑问:“双亲可好?”
黛玉眸子沉了下来,眼中微微的笼些忧愁。探春见此忙替黛玉解围,赔笑着说:“林姐姐在我们家长住,就是因为了姑父、姑妈没有了的关系。”
南安太妃幽幽一叹:“果真是个让人心疼的孩子,又生得这样好,不得不让人多疼几分。”
南安太妃的言语到底让黛玉感觉有些不适应,王妃想着他们姐妹几个难得相见,也不让陪在跟前,让她们一边说私房话去。
栖霞院内,三人相对而坐。
黛玉让雪雁沏茶来。黛玉亲自捧了一杯给宝钗,宝钗忙起身接了,又捧了一杯给探春。探春闻着茶香,笑道:“我们倒偏了林姑娘的好茶了。”
黛玉道:“平时也没个姐妹来我这里,今儿你们来了我正高兴呢。以前在一起的姐妹们如今能见到的却很少了。”
探春也说:“是呢,大了也都散了,以前我常笑二哥哥喜欢做这些感叹,其实细想来何尝不是如此。”
宝钗细品了一回便说:“这是六安瓜片吧。这味倒实在不错,原来是贡茶,以前我们家也做过采买,倒尝了不少的好东西,这两年皇家的生意倒做得少了,都只因我那不争气的哥哥。”
探春见宝钗烦恼的样子便笑道:“宝二嫂子今儿是怎么呢,刚才好好的说茶叶,怎么又牵扯到家事上去了。难道你在家的时候还没烦恼够,到了林姐姐这里也是烦闷的?”
宝钗讪笑道:“三妹妹还是如此会说。我见你素日里也是有志气的,定是要做出一番事业来着,要是真成了,我倒是佩服。”
探春正色道:“我要是个男人早就走出来了,何必在里面混呢,可惜呀,竟不能如意。”
宝钗听后笑道:“我看你们兄妹俩要是肯对调一下倒也好了。”
黛玉却说:“人各有志,不愿意的事,本来也不好勉强。”
宝钗听得黛玉如此说,便也不开口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