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回到栖霞院后,只觉得心里犹有些怦怦乱跳。含烟上来说:“林姑娘怎么才回来?”
黛玉淡淡的说道:“有事耽搁了一下。”又见飞雨正伏在炕桌上描花样,黛玉上前看了一回便赞道:“你倒是手巧,描得很好。”
黛玉不仅想起能画的惜春来了,她性子孤僻不过笔下那些功夫倒是不错。雪雁捧了半盅温水,取了两粒丸药来。
黛玉接过便服用了。她见桌上恰好有一铜镜,拿来一照。只见耳鬓边明明白白的还簪着一朵橘黄的小花。黛玉伸手将花朵取了下来,轻轻一嗅,芬芳犹在。
她望着荧荧的烛火,想起刚才在花架下两人说的那一番话来,又见了这朵夕颜花,心里顿时生出好些感慨。彼时又见跟前笔墨皆在,心中略一沉吟,拿过纸笔来顺势写下了一支(落梅风)歌曰:“初秋夜,漏声残。露浓微凝渐成霜。拟将夕颜喻红颜,同时薄命冷月光。”雪雁走了进来看见了这一幕:“姑娘不困么,该歇着了。”
黛玉将这朵橘色的夕颜,顺势插在跟前的一支小花插里。梳洗了一回,躺在床上时,脑中自然就浮现出刚才水溶和她说过的话,还有他替自己簪花的一刹那。黛玉接触到的这个王爷是个温暖体贴的人,只是不知为何今晚好好的宴会相聚,王妃又中途退了席。自己来了的这些日子也没见这两口子言和意顺过。
王妃平时更是连怡园也不出,心想这两人必定是有什么疙瘩。黛玉转念又一想,自己算是寄居在此,终究也不是这府里的人。他们两口子的事自己一个外人自然不好掺和,因此索性也将那些烦扰丢开了。心里又反复推敲着刚才写下的那几句话,一时只觉得凄凉之意涌上了心头。
隔日,六儿突然来栖霞院和黛玉说:“王爷说了,忘云斋那边的房门永远替林姑娘留着。林姑娘喜欢什么书,喜欢什么字画尽管去取。”
黛玉道:“有劳你们王爷如此费心,替我道谢。”
没多久敦慧走了来,观其神色似乎才从宫中回来。
敦慧才一进院子就对黛玉道:“林姐姐,你们贾家来了个美人,正在我嫂子屋里了。林姐姐和我一道瞧瞧去。”
林黛玉一听贾家的美人,心想会是谁呢?贾家和北王府向来是有来往的,来回的都是些当家的奶奶们吧。或是琏二嫂子,或是三妹妹也不一定。
黛玉素日也想念昔日在一起的姐妹们,听说后只得与敦慧一起往怡园走来。
丫鬟通报了一声,敦慧拉着黛玉一起跨进了门槛。黛玉一眼便看见了屋里来的那位美人。穿着蜜合的银线绣花短衫,系着杨妃色的素裙,挽着高髻。发间插着一支玉簪,脖子上挂着一个金灿灿的金锁。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描而翠。
宝钗看见了敦慧郡主和黛玉连忙起身来,先与敦慧福身行礼。接着又称呼着黛玉:“林妹妹,许久不见。近日可好?”
黛玉微微颔首:“好着呢,多谢宝姐姐……”随即又改口:“二嫂子挂念。”
王妃道:“正好,林姑娘也算是见着了娘家人。”
宝钗道:“上回听人说王妃身子不好,又派了两个婆子来问说王妃已经痊愈了一半,没有来请安问好,只因为跟前有事绊住了。此回略空闲,又听闻林妹妹在王府做郡主的伴读所以过来一是为请王妃、郡主的安,二是为了瞧林妹妹。”
王妃笑道:“贾二奶奶闲了只管来府里来坐坐,我人笨,不大会说话。如今你们林姑娘在这里,常来和她说说话也是好的。林姑娘要是想回贾家看看,也只管开口说一声我便派人送林姑娘回去。”
黛玉起身答应了,心里却是不愿意回去的。宝钗与王妃闲话了半日的家常,宝钗也瞅着时候差不多了,便将此次来的目的向王妃说道:“不怕王妃笑话。此回来是有事要求王妃。”
王妃一笑,盯着宝钗看:“我能办成什么事,贾二奶奶只管开口。”
宝钗看了一眼坐在那里的黛玉,随即说道:“我们家爷说来年纪也不小了,以前也在私塾念书,念了好些年。如今眼看着岁数也渐渐大了,民妇劝过他几次结交下仕途上的人,他很不愿意听这些。想来他的这些毛病林妹妹也知道的。只是老在脂粉队里混终究不成个事,所以还想借王妃的金口和府里的王爷说说,看能不能将我们家那位找个什么事做。依照民妇的意思,若是能进国子监里念念书也是好的。所以还请王妃成全。”
王妃忖度了一回,原不是什么大事,不过自己开口说两句。应与不应全在水溶那里。只是如今她倒不想见水溶,两人之间更没什么话可说,如今她也不想为了个外人的什么事去和水溶求情。
转念一想,方看见了黛玉坐在跟前,便笑道:“贾二奶奶好糊涂的人,你求我,不如求林姑娘去。我听人说,林姑娘原与你们府里那位衔玉而生的公子是表兄妹,她亲自去向王爷开口不是更好么?”
黛玉听了王妃的话心里一惊,如今她是怕听见宝玉两个字了,如今又叫她为了宝玉的前程去求王爷,这事无论如何她也开不了口。宝玉那个人她是最了解的,向来最厌峨冠礼服,厌弃官场上的这一套虚伪,宝姐姐以前还没嫁到贾家时就常劝宝玉,如今又将此事翻了出来,不知宝玉知道会闹成怎样呢?
黛玉缓缓起身来,向王妃说道:“娘娘,您这不是在为难民女么。民女不过一外人如今算是借居在王府,哪里再敢开这个口呢。还请王妃谅解民女的难处。再则,贾家宝二爷的事上有老太太、舅舅、舅母做主,中间还有宝二嫂子扶持,我黛玉终究也不是贾家的人,亦不好再管里面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