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笼中雀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65章 鱼藻宫(第2/4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面,视线掠过伞外的飞雪,缓缓道:“你把伞给我,让我自己走一阵吧。……皇后那儿,就算了,她不大想见到我。”

    婢女应了喏,就将伞交给了刘琮。

    刘琮独自持着伞,着一身喜服,于大雪中穿过漫漫宫道。

    这召城的皇宫原本是前朝行宫,乃是刘齐皇室夏季避暑纳凉之地,如今却做了他的宫阙。刘齐亡朝时,刘琮才两岁,根本不记得是否来过此处,只是听旧宫人偶尔提起时才知晓,当年的皇后是抱着襁褓中的他来过的。

    但是,他的母后生的什么模样,刘琮一点儿都不记得了。

    城破之日,前朝皇后一把火将华亭宫殿烧了一小半,遗骨都不曾找到。对于刘琮而言,曾经的家人与故国,都像是远在华胥之中,遥不可及。

    他穿过光秃的小林,走到了一处静湖旁。虽大雪盈山,湖面却并未结冰,倒映着天上一轮金澄满月,犹如清澈无双的银镜。刘琮见了,便止了步,心底止不住地有什么字眼冒出来。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大抵是与这类似的字眼。

    他见到那湖边牵了一叶浮舟,看模样,年岁仿佛比刘琮还要大些,摇摇晃晃的,覆着一身白雪,也不知是不是前朝时一直留下来的旧物。他撩起衣带,跨入舟中,将伞搁在船头,仰面躺了下来。

    有月,有雪,有夜,只差一壶酒与一知己了。

    只是如今,并无人可与他煮茶论诗,或者红泥醅酒了。

    小舟摇摇晃晃的,松了系绳,向着湖心慢悠悠荡去。他将头枕在伞下,双眼斜斜望着满夜空的飞雪,脑海中悠然浮现出过往之事来——

    “阿琮,我有个妹子,性格比较……不听话,很难管教,像个小子似的。一会儿她要过来接我,你要是见到了,莫要觉得奇怪。我们姜家的女儿,其实还是很知礼的。”

    姜晏然与刘琮说这话的时候,也不过是个年级小小的男娃娃。他年纪虽小,却做出一副彬彬有礼的模样来,白白嫩嫩的面颊俨然一团肃意。两人坐在书堂里,用一本《左传》挡着太傅视线,偷偷摸摸地说着话。

    “哪个公主……”刘琮低低问了一声。

    “刘琮。”老太傅抚着花白胡须,点了他的名,“卷二可背诵完了?”

    “是。”刘琮连忙垂着头站起来,很是流利地背了一遍。

    老太傅“啧”了一声,摇摇头,道:“不解其意,囫囵吞枣,终究难成大器。别以为背得好,日后便能成个人物了。一会儿你将这卷二抄读五遍,完了再走。”

    太傅话毕,周遭便响起一片稀稀落落的嘲笑之声来。那老太傅恍若未闻,摇头晃脑地继续往下讲了。

    刘琮沉默地坐下了。

    他早就习惯了这老太傅的为难。

    课一毕,陪读的姜氏子弟与名门少爷们便嘻嘻哈哈地下学去了。刘琮留下来抄读文书,姜晏然则不太想走,还陪他抄书。

    “太子,方才你说的公主,是哪一个公主?”刘琮问。

    “噢,是我的亲妹妹,灵洲。”姜晏然答,又暗暗恼起太傅的可恶来,“这老家伙可真可恶,有事没事便找你麻烦,还成天说些‘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之流的话,莫非他能通晓未来不成?”

    刘琮但听,却不说话。

    他年少失国,早就饱尝人情冷暖,知晓太傅也只是得了陛下授意才会如此行事,意在打压他,免得他日后真成了砥柱之材,撼了这姜齐基业。

    “什么‘小时了了’?哪个老头子说话这么不客气?”

    正在此时,一道脆生生的嗓音响了起来。刘琮扭头一看,却见到个粉雕玉琢、似雪人一样可爱的女娃娃,正提着裙摆儿朝这里跑来。虽然年幼,不过她的容貌着实玉雪可爱,让人看了便忍不住夸一声。

    “说我们太傅呢。”姜晏然笑了起来,“你偷偷溜来学堂这,母后没管你?”

    “章贵人装病呢!母后忙的很,哪有空来管我?”那小姑娘说话很是俏皮,却也不惹人厌。

    诚然,和那些自小就遵着大家礼仪的华亭闺秀相比,这个提裙快跑、钻来男子群聚之地的小公主,确实是有些出格了。但因为大家都是孩子,倒也不觉得有哪儿不对。

    “阿琮,我和你说,这就是我常常和你讲的灵洲。”姜晏然得意洋洋地说着,像是在介绍什么珍稀宝物,“她出生时,就得了春官一道卦,说她有‘凤翼攀龙鳞’之象,兴许未来还能做个皇后娘娘呢!”

    姜灵洲正在掸着头顶沾到的叶片儿,听闻此言,她也露出个灿烂的笑来。她抬眼时,就看到坐在书桌后的刘琮也望着他,不知为何,他那乌墨似的眼格外亮灿一些。

    “凤翼攀龙鳞……是么?”提着笔、正在抄书的刘琮喃喃念了一句,道。

    “你做什么呢?”姜灵洲一点都没公主模样,眼巴巴地跑过来看他在抄什么。

    “我们先生罚阿琮抄书,虽然他把先生的文书都背出来了,可先生就是不喜欢他。”姜晏然摇摇头,道,“真是麻烦,麻烦。”

    “哪有这样的事?”姜灵洲有些愤愤不平,想从刘琮的手里拔出笔来,“我去和父皇说去,或者我和皇兄一起陪你抄。”

    “谢过公主美意了。”刘琮却从她的手中温柔地抽回了笔,道,“太子殿下的字比我的好上太多,先生又有一双慧眼,当然能识得我和太子的字迹。”

    于是,刘琮便低下头去,继续安静地抄书了。

    姜晏然就和姜灵洲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