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女王爷与男戏子

报错
关灯
护眼
☆、益州河道事发(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卫三听了令,就在王府前门来等着了。

    不一会儿,李晃就带着惊蛰快步走来。惊蛰看着大门下立着的身着玄衣,身材高大长相也英俊的卫三,想起刚刚主子看着卫三说就是这人的话,脸一下就红了。低着头,不敢再看他。

    李晃看她脸虽然红却带着一丝喜气,心下明白了。抬头看着一脸冷峻的卫三,开口说道:“绷着脸干什么,本王欠你俸禄?”

    卫三听得一愣,惊蛰低笑出声,忙用手捂住。

    李晃也不理他,抬脚往外走。惊蛰赶忙跟上,卫三见状也跟了上去。

    李晃在大街上东逛逛,西逛逛的。突然看到一条小吃街,转头对惊蛰说道:“爷带你吃好吃的去。”说完不等惊蛰反应,拉着她走过去,随便选了一家烧烤摊子就坐下了。

    惊蛰被她的举动吓了一跳,忙站起来说道:“奴婢身份低微,不敢跟主子坐一桌。”

    李晃歪着脑袋看了看她,说道:“这样啊,那行,你跟卫三坐一桌去吧。”说着就挥挥手,把他俩赶到一桌了。

    惊蛰脸红得要滴血了,呆呆地坐着,卫三连忙站起来,大兴虽然民风开放,但男女还是不宜同席的。

    刚站起来,李晃就威严的让他坐下,卫三傻气地挠挠头,只好坐下了,也不敢抬头看惊蛰。

    惊蛰见他比她还害羞,心里暗笑,也不紧张了,大大方方地吃店家送过来的考好了的烤串。

    吃饱了,李晃见时辰差不多了,就带着他俩回去了。

    进了府,李晃让惊蛰先回德音院去,惊蛰知道她可能要问卫三的意见了,偷偷地看了一眼卫三,红着脸微微有些忐忑地告退了。

    李晃带着卫三悠悠的走着,突然出声问道:“卫三,你觉得惊蛰怎么样?”

    卫三被她这冷不丁的问题弄得迷茫了下,反应过来她问的是刚刚的那个丫头。便说道:“惊蛰姑娘很好。”

    “哦?那就把惊蛰配给你吧?”李晃笑着问道。

    卫三明显一愣,脑子里回想起惊蛰那张娇俏的脸,冷峻的脸终于破冰,微微有点红。他知道为什么李晃突然带个丫头出门了。

    卫三低头看着地面说道:“只怕惊蛰姑娘看不上属下。”

    李晃一听就知道事成了,乐不可支地说道:“我看惊蛰那丫头是乐意的,你就等着娶美娇娘吧。”说完也不管傻愣愣的卫三,回了德音院。

    李晃进了院门,就看见惊蛰呆呆的坐在回廊上,李晃悄悄地走过去,出声调侃道:“姑娘是在想哪家的郎君啊,想得这么入神。”

    惊蛰吓了一跳,回过神见是李晃,忙站起来,低着头红着脸,也不出声。

    李晃看着她衣袖下握得紧紧的手,笑道:“怎么样,看上卫三了吧?”

    惊蛰脸更红了,哀怨地出声道:“主子...”

    李晃见状也不再取笑她了,笑着说道:“虽然你是我院里的丫头,但配人这事还是要告知王妃的,等回头我跟母亲说一声,尽早把你们的事办了。”说完见惊蛰实在羞得厉害,轻笑一声进房去了。

    几天后,太子李睿突然在早朝上呈了奏折,弹劾益州太守刘守成私自克扣河道修缮款,罗列了几条罪证,包括谎报役丁人数,整个河道上的役丁竟只区区两千余人,且还克扣役丁的补偿款等等。

    益州地处淮河下游,前些年每逢雨季河道都会垮塌,洪水泛滥,淹没庄稼房屋,两岸民不聊生,严重时甚至赤地千里,遍地饿殍。

    这几年朝廷开始重视益州河道的修缮,情况才开始好转。皇上也知道修缮款肯定有人贪,毕竟水至清则无鱼,但绝想不到益州负责的官员如此大胆,区区两千人什么用都不顶,朝廷最开始足足批了十万两银子运去,后来益州太守又上报说十万两不够,请求加送,前前后后送了二十五万两去益州,如今太子竟然上奏说这些银子大半都被贪了。

    等太子奏完,皇上的脸色已经黑得不能看了,啪地一掌重重地拍到御案上,怒到极致地开口:“老三呢?老三在哪里?”

    三皇子李暄这时早已吓得面无人色,走到殿前,噗通一下跪倒:“父皇,儿臣在。”

    “当初这刘守成是你一力推荐的,朕记得你当初说的什么,说这刘守成稳重,对朝廷忠心耿耿,且是益州人,对河道修缮颇有心得。”

    嘉定帝说到这里,已经咬牙切齿了,继续说道:“好个忠义之人啊,连河道修缮这样的国民立足之本的工程都敢贪污,他刘守成还有什么不敢做的!查,给朕彻底地查!只要查出是与此案有牵扯的,一律押解回京,移交大理寺处理!既然这人是你举荐的,你就去把这事给朕妥善地处理好。”

    李暄连忙称是,心底下把刘守成骂得狗血淋头。当初是这刘守成巴巴地来攀附他,他看这刘守成确实有些钻营能力,就留下了,平日里也很会办事。李暄看他挺会做人的,这次就将他弄到了益州去,益州那办好了就是个好差事,随便拿点也能吃饱了,谁知道这刘守成竟然蠢成这样,简直雁过拔毛一般全部贪了。

    退朝后,三皇子李暄追上太子。略带讽刺地开口说道:“这次皇兄真是出了好风头呢,也怪弟弟识人不善,送了场功劳给皇兄。朝里的大臣知道这事的怕也不少,偏偏他们不开口,皇兄倒是抓住好时机了。皇兄不谢谢弟弟吗?”

    李睿看着他,严肃地说道:“这对皇弟来说,不过是识人不善被父皇训斥一顿罢了,对益州的百姓来说,河道一旦决堤却是灾难,你我虽自小就不曾感受过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但为兄身为太子,自然要心痛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