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怪朕自以为攻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62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翰月宫,静谧异常。屋内的烛火被风一吹,微微摇曳,而后传来轻微的窗子开合声,继而一个黑影轻巧的落在了屋内。

    那黑影就地一滚未做停留,提气扑到了榻上,而后伸手往鼓起的被子里一摸,发觉里头是空的,原本应该躺在里头的赵小五不知所踪。

    此时黑影耳朵微动,目光朝梁上一瞥,笑道:“快滚下来吧,竟然敢作弄起我来了。”说话之人正是刘离。

    紧接着,原本看起来空空如也的房梁上,一跃而下一个白影,那白影正是穿着寝衣的赵小五。

    “我没作弄你,不知道你要来。”赵小五道。

    “那你跑房梁上蹲着干嘛?”刘离问道。

    “我闲着没事儿,整天待在屋里,练练功。”赵小五道。刘离闻言叹了口气,望向少年的目光中却不由多了几分笑意。

    赵小五这会儿虽然依旧带着易容的面具,但是未施脂粉,头发随意的束着,且只穿了一袭白色的寝衣,整个人看上去倒是没有什么女气,只是略显纤弱些罢了。

    刘离朝他招了招手道:“过来我看看,有没有变样。”

    赵小五乖乖走过去,任由刘离伸手在他身上捏了捏,而后开口道:“天天练功,不过还是没以前结实了。”

    刘离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今天就可以带你走了。”

    “啊?真的吗?”赵小五闻言颇有些意外。

    “怎么,不舍得走啊?”刘离问道。

    “舍得舍得。”赵小五忙点头道。

    刘离说罢,目光中闪过一丝犹疑,而后从衣袋里取出一个瓷瓶,又从瓷瓶里取了一粒红色的药丸拿在手里。

    “吃了它。”刘离将药丸递给赵小五。

    “……”赵小五依言张口,就着刘离的手将药丸吃了下去,而后还砸吧了一下嘴。

    “你也不问问是什么,不怕我毒死你?”刘离放低了声音问道。

    少年闻言一怔,而后笑道:“不怕,你不会的。”

    刘离闻言似乎被刺了一下,伸手捧着赵小五的脸,手指在对方面颊上轻轻摩挲,似乎在温柔的抚摸那张面具之下的少年的脸。

    赵小五脸一红,也不挣扎,只望着刘离,目光无辜而茫然。紧接着,少年眉头一拧,呼吸突然急促起来。

    腹部巨大的痛楚骤然袭来,少年不解的望向刘离,张了张口却说不出话,反倒是吐了一口血出来。

    刘离伸手抱住少年,眼看着少年在自己臂弯中没了呼吸。

    刘离将对方打横抱起放到榻上,而后伸手拭去少年嘴角的血迹,俯身用额头蹭了蹭少年的额头,可他怀中的少年此时面色苍白,早已无知无觉。

    一个时辰之后,翰月宫便热闹了起来。

    李越面色铁青的立在厅中,一屋子太医冷汗涔涔的陪在一边。一个白发满鬓的老太医检查了“萧芜”的尸体,而后过来朝李越复命。

    “到底怎么回事?”李越问道。

    “回陛下,萧芜姑娘早前便身中剧毒,只是那毒一直未曾发作,如今不知是何缘故,突然发作了。”老太医道。

    李越面色一凛,问道:“还有救吗?”

    老太医摇头:“陛下节哀,已无力回天。”

    李越深吸了一口气,却什么也没说,但面上的悲戚十分明显。

    “陛下,还有一事,臣不敢隐瞒。”老太医道。

    “说。”李越道。

    老太医咬了咬牙,道:“萧芜姑娘已经怀有身孕。”

    李越一怔,大惊:“你说什么?”

    “应是已有近两月之久,可惜……”老太医摇了摇头,一脸悲天悯人的神情。

    李越闻言眼圈泛红,良久无力的抬了抬手示意太医退下,而后步履踉跄的走向榻边。

    榻上之人虽说不是赵寻,但到底是和赵寻长得太过神似,他不知怎么的神情一个恍惚,竟真的生出了几分悲恸之感,而这份悲恸发自内心,毫无掺假,自是被旁人看在了眼里。

    皇帝的新宠,毒发暴毙,此事在皇宫中掀起了不小的风波。禁军重新调整了皇宫的防卫,把内侍和宫女该撤换问责的都重新清洗了一遍。

    而李越因此大恸,第二日连早朝都没能上。

    此后,宫里便传出了流言,说皇帝失了新宠,又折了一个子嗣,心中郁结,因此卧病在床,就连年关的宴饮都取消了。

    此事若是只有一个“萧芜”倒还未必可信,但是没有一个皇帝会拿自己的子嗣来开玩笑,总不能诅咒自己尚未出世的孩子吧?所以朝臣即便如何震惊,也都信了这个传言。

    而当初进献美人的张玉,因为洗脱不了美人身中剧毒的牵扯,所以被问了责。没过多久,吏部便找了个由头,把张玉的官罢了。

    宗正卿的位子,落到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身上,那人名叫唐庆,与两位重臣都没有牵扯,细说起来,似乎是与远在封地的六王爷有些渊源。

    可六王爷与李越已经翻脸,又山高皇帝远的,潘行之和郑玉坤倒不至于忌讳这个,于是也没横加阻拦。

    眼看就要过年了,李越又病着。

    众人都以为能消停的过个年,可朝中却出了不小的风波。

    刑部有个平日里闷声不吭的侍郎,这次突然在朝上参了吏部尚书陈亮,而且当朝出示了陈亮贪赃枉法、以权谋私的证据,桩桩件件言之凿凿。

    陈亮虽然身居要职,而且有郑玉坤这颗大树靠着,可如今板上钉钉的证据摆在眼前,他有口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