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五行大山压不住的你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 3 章节(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道是什么原因。

    正屋的门和窗户都关着,房间里暖和得让人心情舒畅,段老头坐着小马扎,两条腿毫无形象得大劈开,正在窗户前缝补衣服,昨天忙了一天没有注意,晚上脱下衣服时才发现后面揦了个大口子,露出里面一块块的棉花。

    这可让老头子心疼得不行,家里没有女人,他只能今天一早去隔壁借了针线,自己凑活着补补。

    看见姜杜白和段真一前一后走进来,尤其走前面的段真还提着水桶,老头就像瞧见了什么新奇事:“小真来了?哎呀大宝,你怎么让人小真提水!”

    他一边“教训”着姜杜白,一边伸手去接段真手里的水桶。

    “二阿爷,是我要提的。”段真没有松手,而是帮着段老头把水桶抬起来倒进水缸。

    这是姜杜白打的第三桶水,水缸正好打满。

    姜杜白也有些不好意思,他一个两辈子加起来四十多岁的人,怎么好意思让一个比自己小的孩子干活。

    和自己个子差不多高的段真,实际年龄比他小上一岁。

    也是昨天,姜杜白才从段老头那里,听说了段真家里的事情。

    十年前,段林的媳妇在薛秀菊家帮忙,不小心动了胎气难产,生下段真后就去世了,段林伤心欲绝,但他也知道这事怪不得谁头上,本来事情也就这样结束了,可没想到第二天薛秀菊的小儿子在河边玩耍时落水,等人发现时,尸体已经泡浮肿,而杨家的老太太也当场一口气没上来跟着去了,杨家一下死了两人,薛秀菊也不知道怎么,之后逢人便说是段林的儿子有晦气,这事闹了一阵,段林一气之下,带着还没满月的孩子搬到了后山。

    说完后,段老头还拍了拍姜杜白的头:“你小子可记着了,段林一家不容易,你可别和村里一些不长眼的人一样,得分得清明细。”

    水缸接满了水,段老头恨铁不成钢地瞪了一眼儿子,他坐回马扎上继续干之前的活,年纪大了,老花眼严重,举着针和线头对了半天也没对准,姜杜白无奈地拿过来,三两下一击成功。

    接过穿好的针线,段老头乐呵呵地问段真: “吃过早晨饭了吗?”

    段真点点头,看了一眼姜杜白,说:“来找小叔叔。”

    “大宝在家也是没事干,大冬天没有活,你爸最近也不打猎了吧?这个天气野物们都躲着过冬呢。”

    “嗯。”

    “没事就多来玩,你大宝叔跟个闷葫芦似的,也不和土子他们一起玩,就知道整天在家。”

    小孩继续点头,闻言还偷偷看了一眼姜杜白。

    都说人老了就变得不爱说话,这点从段老头身上完全看不出来,现在倒是有一股年纪越大嘴皮也越溜的趋势,姜杜白赶紧打住段老头的话头:“阿爷,我带小真出去玩一会儿。”

    “呵呵去吧去吧,记得晌午回来吃饭就行。”

    外面是个大晴天。

    姜杜白不知道带孩子玩些什么,这地方没有游戏机,也没有条件看电视,孩子们都是整天跟着大人干农活,夏天可以下水摸鱼抓虾,冬天的话,倒是见杨土几个玩过过家家,不过看了一眼跟在身后的小孩沉默的样子,姜杜白觉得,这孩子肯定不喜欢扮演马夫。

    “村里人都是在前山摘果子,老头说是因为雁山上野兽多,所以大家为了安全都不会走太远,也不知道后山是什么样子。”脚下的小石子转了个弯,飞一般投身到不远处的枯草丛里。

    段真安静听完,然后认真地点了点头。

    这是对雁山野兽多的肯定,他仔细想了想:“后山有很多的野鸡,兔子,长虫,还有很危险的野猪,不过野猪不多,它们都在北山。”

    停顿了片刻,段真接着说:“果子树有梨树和栗子,而且我也可以打猎。”

    说完,小孩转过头眼睛灼灼地看着他。

    梨树和栗子树倒不稀奇,前山也有,之前姜杜白上山就是摘它们,倒是野猪这种危险的野物没见过,怪不得段老头总是叮嘱他不要走太远。

    “你真厉害。”姜杜白摸摸小孩的帽子真心夸赞,雁山村的孩子虽然普遍早熟,但像段真小小年纪就跟着长辈进山打猎的,多少还是让人觉得心疼,这个孩子太努力了。

    “段……你爸爸做的帽子?”姜杜白感受着手下的毛茸茸,顺口问了一句。

    段真摇摇头,不是什么好皮,他看了一眼姜杜白,话在嘴边转了几圈,迟疑着开口:“是我自己做的……还有几张兔子皮,小叔叔你要帽子吗?”

    这里的冬天实在是冷,姜杜白仔细思考了一下,他身上穿的棉袄没有连衣帽子,而且最近总是感觉耳朵痒,问题虽然不大,但很有可能是冻伤了,于是干脆点头道:“谢谢小真。”

    两个小朋友之间的友谊不能用钱来衡量,就算给段真也不会要,其实可以在其他方面帮助小孩,譬如教他识字。

    整个雁山村识字的人只有段大柱的媳妇徐秀华,姜杜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他可以解释成自己来村里之前就学过字,其实不解释又怎么样呢,难不成村里的人自己笨还不允许别人聪明了?

    在心里为自己的想法暗笑,姜杜白面上倒是不显,他和段真沿着村子里的路一步步无聊地走着,偶尔会碰见几个大人,看见段真后倒没有像杨土一样,依旧照常询问几句。姜杜白心里舒了一口气,他还以为真像杨土说的一样,现在看来,估计只有爱嚼舌根的几家罢了。

    雁山村四面环山,山势连绵,常年青翠,俗话说依山傍水好安家,有山的地方容易形成水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