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爱比烟花易冷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八十一章 皇坟山(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外祖公,原来您真的是我的外祖公啊。”楚天舒说着痛哭流涕拜倒在了万疯子的脚下。

    万疯子原名万浑,因为在民国和军阀混战时期,他盗墓成疯,在江湖上声名鹊起,人送外号“万疯子。”

    万疯子活过了清末民国又经历了军阀混战,蒋家王朝,历经磨难到了新中国成立,新中国成立后,本打算就此金盆洗手不再干盗墓的买卖,可是奈何手痒,在听说新津附近藏着大墓以后,还是动了心,也就是那一次后被警察抓住进了监狱,一关就是这么多年。

    “外祖公,您看看我妈这几天神经兮兮的一直在画这个图,这个到底是什么啊?”

    万疯子拿着那几页草稿图借着灯光仔细端祥了一会儿,说道:“这是此生我最后一次入的墓,当年我九死一生,差点死在那墓里,出来以后凭着记忆我绘制了那墓的大概地形和平面图。没想到你妈还在研究这幅图。”

    “万方舟对墓穴也感兴趣?”我不禁诧异道。

    “小舟子从很小的时候翻看家里的旧书旧东西玩时,找到了我藏在墙洞里的挖墓的工具还有一些风水口诀。当时为了这事,他爸差点没打断她的腿,这事后来也是她爸告诉我的。自从我入了监狱以后,我就已经明令禁止自己的后代子孙再动这些挖墓的营生了,这是个不光彩的行当啊,一辈子被人戳脊梁骨。我那儿媳妇也是因为在知道了有我这么个盗墓贼的公公以后嫌弃名声不好,才跟人走的。为了能让我的儿孙们挺起胸膛做人,所以我是三令五申不许小舟子动这些个破玩意。”

    “可是妈好像一直都在研究这些关于墓穴的东西,还绘制了好多地宫的图纸。外祖公,你说我妈是不是在背着我们偷偷的想干点什么?”楚天舒紧锁着眉头问道。

    经天舒这么一说,万疯子啪的伸出手拍了下脑门。大叫一声:“不好,难道你妈是想进入我最后去过的那个墓穴寻找传说中的《诸葛神算》。传说《诸葛神算》是一本集合了诸葛亮平生智慧的有关风水墓穴宝藏的书,并且还详细的记载了古人根据天文地理等知识而推演未来,不仅是我们盗墓者的一本宝典神书,还是一本占卜预测未来的奇书。”

    “我只知道诸葛亮是三国时期一位运筹帷幄的军事家,他对这些竟然也有研究?”

    “你们有所不知,盗墓这个行当在三国时期最为鼎盛猖獗,那个时候盗墓分为官盗和民盗。官盗就是官府出动军队专门的盗墓,将盗墓得来的财宝充作军费粮饷;而民盗就像我们这些是一些小打小闹,盗点陪葬品卖了过日子。诸葛亮的那本书正是官盗的一本指南书,算是盗墓的正统知识汇编,比我们这些小偷小摸的盗墓要全面系统的多。而且那本书里面不光是记载了关于盗墓的知识,关键还有反盗墓的知识,有预测未来帝王生死变化的知识。可以说是一本旷世奇书。”万疯子说起这本《诸葛神算》滔滔不绝,心驰神往。

    “可是,外祖公,你又怎么可以肯定你最后一次进入的那个墓穴里就有《诸葛神算》那本书呢?难道那是诸葛亮死后所葬的墓穴吗?”楚天舒不解的问道。

    是啊,我和阿飞听着这个神奇的关于盗墓界的故事也是觉得很不可思议,现在的社会科技这么发达,一本《诸葛神算》有什么了不起的,即便这墓穴里真有诸葛亮的古书遗籍,也没有万疯子描绘的那么夸张吧?

    见我们不可置信的表情,万疯子神色凝重的说道:“我可以非常肯定的告诉你们,那本书确实就在那座墓里。”万疯子咽了口吐沫,口渴了,说了句:“有酒没?我想边喝边把当年我入墓的情形跟你们讲一遍。”

    “我带了一瓶衡水老白干,你要不觉得太烈,就喝了吧。”阿飞平常也爱喝两口,没想到他还随身带了这玩意。(算不算给我的家乡做广告呢?)

    “我就爱喝这烈酒,小兄弟,屁股还疼吗?刚才真是不好意思啦。改天老朽陪你喝上一晚上,咱们不醉不归,好不好?”万疯子拿过了酒瓶,豪气的往嘴里灌了几口,酒水顺着嘴巴流入喉腔,咕咚咕咚几声,“真过瘾!”

    “好的,老爷子。希望以后您可以传授给我几招功夫。”阿飞的心机原来在这里,他想反正打架是打不过万疯子,屁股也已经被踢了,干脆趁这个机会讨好讨好老爷子,让他教自己几招。

    “你这小子真是滑的很啊。”万疯子此刻喝着老白干,回忆起了那些陈年往事。

    都说曹操是最多疑的人,为了防止自己死后有人盗他的墓,竟然派能工巧匠伪造了72座假的曹操墓。但是曹操再厉害,反盗墓的本事还是没有诸葛亮强,由诸葛亮监造的汉昭烈帝之墓,历史上和坊间早有明确的方位记载,但是1700余年间竟是没有一个人真正的进去过,换句话说,刘备的墓一直都是保存最完整的三国帝王墓。

    “历史上不是记载的‘公元223年(章武三年)三月,刘备托孤于诸葛亮,夏四月,刘备病逝,享年63岁,谥号为昭烈帝。庙号烈祖,葬惠陵’吗?”楚天舒从小就通读三国志,对历史的了解很深入。

    “惠陵位于四川成都南郊的武侯祠内之正殿西侧,可是外祖公最后一次入墓是在新津附近,新津靠着彭山,那里没有关于墓葬的记载啊。”

    “臭小子,懂得还不少。书上虽然没有关于新津的记载,但是民间的谚语里却有:要看刘备墓,西出新津三十五。而我当时就是听到了这句口口相传的谚语之后,特地亲自去了趟新津,然后我还在彭山找到了一个叫做‘皇坟山’的地方,规模宏达,自有一番王者气概。那皇坟山远远的望去就好像是一座巨大的坟茔,顶端是平的,像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