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秦宠婢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二百一十章 冀阙之危(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臣等恳请陛下放弃攻打百越!”

    冀阙之上,王绾和隗林并列立在殿中,双手交握举过头顶,躬身施礼,郑重恳求。

    赵政面上微沉,没想到晨议才刚一开始,左右丞相就一同上奏。

    “二位丞相何出此言?”

    王绾身为右丞相,掌管国之军政,此事自是由他开口:

    “百越虽人少兵残,但他们占据艰险之地,气候恶劣,易守难攻,加之越人天生顽强善战,致使当初楚国几百年也未能将其攻灭,而今我秦军攻越又大败,甚至大秦百年来都未曾败得这般惨烈。眼下看来,若是再投入兵力,也只会徒增更多死伤,不如……”

    “丞相之意,是说朕若执意而为,便会一败再败,我大秦也会一败再败?”

    赵政冷言将王绾打断,王绾和隗林大骇,双双跪地。

    “臣不敢!陛下息怒!”

    赵政淡淡瞥了二人一眼,继续道:

    “此前一战秦军虽败,但赵佗率二十万秦军退至北境,桀骏并未出兵追击,而是继续固守越城岭,与之形成南北对峙之势,足见百越军的伤亡也极为惨重,已无力将秦军彻底击退。百越纵使难攻,但毕竟人丁稀少,秦若增兵再战,攻灭百越必定指日可待。”

    而此时,百官之中又站出一人,正是蒙恬的弟弟蒙毅。

    只见他年及而立,相貌堂堂,与蒙恬有六分相似,躬身一礼,道:

    “陛下,恕臣直言……百越地势崎岖怪异、难行车马,此次攻越,早先开辟的五条粮道一直时通时断。此等状况若是寻不到解决的办法,就算再度增兵,也难保不会被百越军再次断了后路。只怕,攻越之事,难于登天啊……”

    运粮问题……

    赵政眉间微凝,蒙毅所言直中要害。

    这也是他为何要令赵佗退居后方待命,而没有立即增兵的原因。

    梁儿亦是低垂着眉眼。

    这些话刚好提醒了她,细细想来,其实一切问题似乎都归于粮道。

    粮道不通……

    她记得史书上所记的解决之法应是……

    她正思忖着,却又听有一个苍老的声音插嘴道:

    “可是臣听闻此番我秦军之所以在一夜之内全军覆没,主要原因并非粮道受阻,而是因突发天灾疫祸所致。秦与越同在一片林中,秦营瘟疫蔓延,而越军却丝毫无事,岂不怪哉?臣以为,这定是早前春社祭祀之时,启用身份卑贱的女子做祝官而引起了先祖震怒,才致使天降疫病……”

    他话至此处,赵政的眉间已然骤凛,而那老博士孔元却并无惧色,仍旧一脸正气,又在其上添了更烈的一把火:

    “相传此女为神女,看来非也。臣斗胆谏言,陛下若要顺利攻灭百越,应首先将此女交于先祖,求得宽恕才是。”

    “你是要朕杀了梁儿?”

    赵政勃然变色,目露寒光,沉声怒道:

    “让梁儿做祝官唱毂辞,乃是朕的意思,按你之意,是不是也要将朕绑了献祭以谢罪啊?”

    赵政的身后,梁儿跪座得笔直,袖下的手却已不自觉的握了起来。

    堂堂冀阙,大庭广众,竟有人这般直白的说要她的性命……

    将她献祭就可以不打败仗?岂不是个笑话?

    皇帝震怒,殿中百官全都暗暗心惊、本能的将头低了又低,可那顽固的孔元竟还是一副大义凛然、不畏生死的神色,徐徐躬身,继续劝谏:

    “陛下息怒,老臣也只是就事论事,望陛下能以大局为重,不要为了区区女子而枉顾江山社稷才是。”

    赵政紧紧咬牙,气怒攻心。

    当初他让梁儿去做祭祀的祝官,为的是将她扶上那神女之位,好让她能得到天下人的认可,名正言顺做他赵政的秦始皇后,可却未想今日竟会被人拿来说道兵败之事,适得其反了……

    他面上阴沉,凤眸微眯看向众人,眉头紧锁,声音幽寒:

    “你们还有多少人是这般想的?”

    百官被赵政问得冷汗直冒、不敢抬头。

    没这想法的人自是不会答,而有这想法的又不敢站出来。

    一时间,冀阙大殿死寂沉沉,气氛愈发僵化。

    悠关梁儿的性命,殿侧的赵高和殿中的扶苏齐齐暗自心急,却怎么也想不出个解决的办法来。

    眼见臣子之中觉得应将梁儿生祭的人似乎不占少数,皇位之上的赵政则更是躁怒至极,面上虽未动声色,可心下已在计较得失。

    如果将那孔元处死还是堵不住悠悠众口,是否需将所有人都处以极刑来了结此事?

    但他若如此没有充足理由便大肆杀戮,又唯恐会有更多的人毁谤梁儿是妲己褒姒之辈,而那妖女一说,恐怕就更是拦也拦不住了……

    “陛下。”

    就在大家全都各怀心思,殿中空气几近凝滞之时,梁儿在赵政的侧后方盈盈一拜,樱唇轻启:

    “奴婢知道自己身份卑微,没有资格在冀阙之上说话。但眼下既然事关奴婢生死,奴婢可否斗胆问各位大人一句话?”

    见她开口,赵政便料想她应是有了法子,瞬时放下心来,顺着她道:

    “可以。”

    梁儿得到许可,又转向百官,有礼道:

    “敢问列位大人,如果奴婢能有办法解百越战场上的秦军之难,助秦灭越,是否就可打破先祖震怒一说,免除奴婢一死?”

    众人愕然,竟一时无语。

    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