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秦宠婢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六十三章 义感君子,利动小人(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 近日赵政仿佛有很多心事。

    冀阙之上,也总是有大臣追问他冠礼立后之事。

    所谓冠礼,就是成人礼。

    依照惯例,秦王若授冠礼,就要同时大婚立后,如此才算是稳了国之根本。

    可是赵政似乎并无立后的意思,每每有人问起,他总会找各种理由搪塞,直到吕不韦也来劝他立后。

    “仲父之意,寡人明白。只不过这立后一事太过重大,总要与母后商量一下人选。可她此时身在毐国,着实不甚方便。寡人想着,左右冠礼之时母后定会出席,不如就在那时与她商议之后再行定夺。”

    吕不韦垂眸思忖片刻,终是点头应下了。

    目送吕不韦离开,赵政缓了一口气,回眸间,却刚好撞见梁儿盯着他看。

    “怎么?”

    赵政随口问道。

    梁儿原本就只是看着他,没成想他竟回头了,还与他的视线对上,一时慌乱,竟不知该看向何处。

    至于为什么看他……

    她看得出赵政在回避立后,便想到历史上的秦始皇,终其一生也没有皇后。

    好好一个千古一帝,活了几十年,又生了一群儿女,怎会始终都没立后呢?

    这一直都是历史之谜。

    梁儿也只是在猜想他不想立后的原因,就不自觉的看过去了……

    赵政见梁儿在他面前一向正经,此时竟莫名慌了神,心下觉得好笑,便生了逗逗她的心思。

    他半身倚在案上,一只手撑头,睨向梁儿。

    “你最近有些奇怪。”

    “奴婢哪里奇怪?”

    梁儿不解,她觉得刚刚只是事发突然,所以自己慌乱了些。可到赵政嘴里,怎就变成最近都怪了?

    赵政唇角一扬,伸长闲置的另一只手,猛地将梁儿拉坐在他的身边。

    他这动作突然,梁儿受了一惊,睁圆了眼睛,一脸呆滞,竟是连句话都没能说出来。

    还未及梁儿反应,赵政便又忽然将脸靠近了她的脸。

    他那样一副精致好看的容颜就这么突然靠近,竟让梁儿的眼瞬间又圆了几分,却仍是说不出任何话来。

    赵政的脸越来越近,鼻尖也几乎碰到了梁儿的鼻尖。

    梁儿屏息凝气,身子不自觉的向后靠去。

    赵政却是抿嘴一笑,那唇勾出的弧度真是绝美,竟让梁儿的心跳猛地抢了几拍。

    赵政的手指骨节分明,纤长有力。

    他捏住梁儿小而圆润的下巴,力道却极轻,仿若指间那不是女子的下颌,而是一件旷世珍宝。

    “你心悦寡人了?”

    他的声音充满磁性,极是好听。

    梁儿却在他话音还未落时,就鬼使神差的蹦出了一个字:

    “没!”

    赵政没想到她竟否认的这般痛快,滞了好一会,才将她的下巴放开,以手抚额,敛头笑道:

    “哈哈哈哈,想这普天之下,胆敢如此不给寡人半分颜面的,就只有你梁儿一人了。”

    梁儿听他这么说便更慌了,立刻下跪施礼,以头点地。

    “大王恕罪!”

    赵政笑意未散,伸手轻轻将她的扶起,眼底满是柔情。

    “笨梁儿,你无需如此谨慎。记住,即便天下间所有的人都怕寡人,你,却是不必怕的。”

    这样的话听着有些酸,梁儿不知该用什么表情面对,垂着眼不敢看他。

    赵政也不计较,拉了她站起身,竟又忍不住调笑了一句。

    “走,我们去寝殿,几日没有留宿昭阳殿,寡人想念你的身子了。”

    此言一落,梁儿的脸果然腾的红了大片。

    赵政见状心情大好,嘴角扬得老高,牵着她的手踱着方步,一摇一摆的走向寝殿。

    床笫之间,赵政手指轻轻摆弄着梁儿的发尾。

    梁儿面上的红晕未减。

    她分明知道赵政那句话不过是说给那些监视他的人听的,可那话说的那般直白,总让她止不住的想东想西。

    “还在胡思乱想?”

    见她的脸依旧红得像颗李子,赵政不禁笑出了声。

    梁儿被他一语说中心事,猛地摇头否认。

    赵政看她反应甚是有趣,便翻身趴在她的身旁,脸凑近她的脸,语气百般暧昧。

    “难道……梁儿想要了?……”

    闻言梁儿脸上的红晕迅速扩大,直至耳根。

    “没!没有!……”

    梁儿惊得倏的坐起身,双手用力拍了拍脸。

    天呐,她是怎么了,冷静……快点冷静下来!

    赵政笑得合不拢嘴,自身后将她揽住,唇靠近她的耳际,声音亦变得极轻。

    “呵呵,傻瓜,寡人今日是有正事要与你说的。”

    梁儿回头,不料却刚好撞上赵政的眼,她只得再次避开。

    “大王请说……”

    赵政让她躺在自己的臂弯之中,止了笑,缓缓道。

    “待到冠礼之后,寡人想要启用李斯。只不过,他似乎曾是吕不韦的门客,寡人想了很久也未能想出,要如何才能完全信他。”

    梁儿唇角一弯。

    “奴婢当年身为流民流落至楚国时,曾听到过一个故事。”

    赵政挑眉,示意她说来听听。

    “那时在楚国的上蔡郡,有个看守粮仓的文书官,他年纪轻轻,饱食终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