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楼之长房大爷传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18章 谈判专家(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作为御弟, 被推举出来去问问陛下今日是否还有指示似乎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贾琏不甘不愿的挪步除了乾清宫,磨磨蹭蹭的往后宫方向走去,这地方他不熟,走错了多尴尬。

    结果才过了日精门, 就见贾赦气呼呼的率领一群人迎面过来, 贾琏急忙请安:“给父皇请安,您这是要去哪儿啊?”

    贾赦抱怨道:“几个丫头霸占着小孙女儿不肯给我, 我要去接大孙子来玩儿。”

    贾琏瞧一瞧方向, 这是要往凤仪宫去?急忙跟上:“带儿臣一道, 前面大臣还等着皇兄的旨意呢。”

    贾赦好奇道:“什么旨意?”风尘仆仆跋涉了这么久,秋天出去打猎的,回来都快入冬了,这群大臣不回家歇着,还在前面等什么?

    贾琏愁眉苦脸道:“就是因为皇兄没发话,才等旨意啊。”首次秋猕, 在围场虎头蛇尾也就算了, 毕竟是突发状况, 可回来也没头没尾的就太难看了。皇帝不发话,他们都不知道该不该回家。

    贾赦撇撇嘴,不再发表看法,父子俩一起大踏步往凤仪宫走去。

    又是半路上, 宁珊带着人也大踏步迎面而来:“你们两个怎么凑到一起去了?”

    贾琏急忙请安, 又把大臣们正排班等着的话重复了一遍, 宁珊诧异道:“以前围猎回来都是怎样的?”他以为大臣们入了城就该各回各家了, 怎么却全跟着进宫了?

    贾赦道:“前朝多少年没围猎了,大家早忘了吧。再说,就算没忘,前朝是前朝,本朝是本朝,这制度得你开创。”

    宁珊加快了脚步:“既然这样,顺道议事吧,大不了明日休一天早朝再让大家好生歇一歇。”

    贾琏好奇道:“议什么事?”如果是政事,应该没他什么事儿,反正他就是一闲王,回去吃喝享乐才是正事。

    宁珊道:“当然是边疆的战事,咱们回来这一路上,黎将军没少派快马来报讯,蛮族重整旗鼓以后又开始蠢蠢欲动,只怕入了冬,大雪封山,冰河冻结,他们就要开战了。各部从现在就要开始准备支援战争,还有谁分管哪些事,不都需要商议?”

    贾琏果断告退:“这么重大的事情,臣弟无能,就不碍手碍脚了。”

    宁珊一把扯住贾琏的领子,拎着就往前走:“你不能走,我这里有事儿需要你去办呢。听说你特别会杀价?”

    贾琏莫名其妙:“什么杀价?”

    宁珊解释道:“咱们抓回来那个俘虏得好生利用上,我准备派个口齿伶俐又头脑精明的人去跟对方首领谈判,让他们拿财物来赎。”蛮部攻打中原,所倚仗的无非是兵强马壮,如今把他们的马要来,训练自家骑兵,岂不是一举两得?削弱敌方实力的同时扩大己方的优势。

    贾琏瞠目结舌:“我就是那个口齿伶俐又头脑精明的?”这里面肯定有某种误会,他哪里配得上褒义色彩如此强烈的形容词?

    贾赦满脸鄙夷:“珊儿,你不要相信别人吹捧这蠢货的话,那都是看着你的面子,他有多大本事你还不知道?”

    宁珊笑道:“正是因为知道,这件事才非他不可。我可是听说,以前你们还跟那家人一起住的时候,每每逢年过节、走亲送礼都是琏儿去采买,大小贾王氏两个女人都把钱看得眼珠子似的,手攥的死紧,可琏儿就是有法子从夹缝里弄出钱来,这可不是大本事么。”

    贾琏苦哈哈道:“皇兄您就别寒碜臣弟了,那是什么本事啊,都是那个辣子逼出来的,她是一个钱也不给我用,我要不是欺上瞒下的砍价再往高报,就半点私房都攒不下来了。”

    宁珊停下脚步,笑微微的看着他:“如今反过来,你去跟蛮部谈判,往高价要,比方说他们愿意出五万匹马来赎人,你讲到十万匹,就是于国有功了。”

    贾琏的脸更苦了,表情纠结在一起,看的旁观者都跟着揪心:“我哪有那样的本事,多个一成半成也就是了,怎么可能翻一倍?”

    宁珊道:“着啊,你漫天要价,让他们落地还钱,总之只要比咱们预计的高了就是好事儿。”

    贾琏想了想:“行吧,皇兄这么看重臣弟,臣弟定然鞠躬尽瘁,万死不辞。”宁珊眉头跳了一下,这两句话放在一起怎么听怎么别扭,得给贾琏再搭配一个场面话更得体的人来,想一想,忽然问道:“贾珍怎么样?”他是贾家族长,应该也擅长管理银米钱粮这种琐事吧。

    贾琏猛点头:“珍大哥比我行,我是穷惯了爱砍价,他是钱多的漫天撒,出门买东西,有十两一斤的他都不看八两一斤的,让他去跟人抬价准行。”

    贾赦表示怀疑:“他别站不准立场,坑了自己人。”贾珍挥霍无度花的可是整个贾氏宗族的银子,这货跟贾琏一样,都是窝里横,只能欺负自己人的典型。当然,贾琏是连窝里都横不起来的典型。

    宁珊微微一笑:“站错了啊,就杀无赦。”贾赦和贾琏动作一致的缩起了脖子,连声保证道:“一定不站错。”

    进了乾清宫,文东武西已经在殿前列好了队,一起躬身下拜,贾琏溜溜的走到自己的位置上也跪下了,他是文臣里打头第一个,属于光占地方不干事儿的。贾赦则大摇大摆的跟宁珊并肩前行,拾级而上,第一次堂而皇之的坐进了大殿里曾经属于前代太上皇好几年的那个宝座。

    众臣一抬头,恍惚又回到了那个血雨腥风不断的前朝,但是宁珊一开口,这种幻象就立马消失了:“众位爱卿,这次边疆大捷,乃是开国以来最大的喜事,朕欲减免三月赋税,众卿觉得如何啊?”这一听就知道不是前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