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府请客的时候宁珊正坐在衙门里自己的书桌前悠闲的翻看文书, 他因为赈灾没替皇上宣扬而被迁怒, 户部尚书让他暂时不要往御前去, 免得遭责难, 便扔给他不少古旧文案,让他有空就抄写几篇。宁珊很领情, 每日下了朝便往书房里去抄写, 一面就当做是阅读之前的朝政信息了。从中能学到不少东西, 就比如自从扬州盐政林如海去世之后,江南交上来的盐税就越来越少了, 而在林如海之前,交上来的也不多,远远不符合江南两淮等地给人一贯的富庶印象。
从这里可以看出,林如海是个能臣, 也算忠臣,至于忠于谁就不太好说了, 按照宁珊的理解, 他应该是谁在位就忠于谁的,实在是个直臣。这种人如果生在皇位交替平稳的时代应该不难入阁拜相,成为一代权臣。可惜他偏就生在了两皇交替不明不白,互相争权夺利的时代。习惯了他遵从自己的太上皇忍受不了新皇一上位林如海就倒戈,而新皇则视林如海为太上皇心腹,对他大加防备不说还企图暗害。本来盐政一职就是危险飘摇的,那些大盐商若是不买账,完全可以勾结知府知州等暗中弄死不肯同流合污的巡盐御史。故而, 派到这个位置上来的通常只有两种人,一种是皇上的心腹重臣,身边有精干的护卫暗中保护着的;另一种则是弃子,把人扔到任上就不管了,能活得下来就活着,活不下去就给别人腾地方。可怜林如海原本是作为重臣被分派下来的,却毁于两皇争权,生生撤走了暗卫,让他一家夫妇子女都死于幕后黑手,除了一个早早送走的女儿在荣国府的庇护下勉强活了下来,林家五代资本人脉顷刻间毁于一旦,徒留一个连家产都守不住的孤女艰难求生。
从林如海的例子中宁珊吸取教训,跟现在这两位都不能动真心,宁可在衙门里混日子,也别忘他们身边凑。这等不拿臣子当人看的皇上迟早也会不被臣子当人来看,双方不过是互相谋利的棋子罢了。宁珊暗暗懊恼之前主动请缨去赈灾的事情了,要是早知道陕甘巡抚的折子夸大了那么多,他就不去了,结果闹得现在灾民平安了,他却闹心了。原本一腔热血想做个名垂青史的能臣,却憋屈的夹在两皇之间如履薄冰,早知道这样,他不如留在边城继续当个随心自在、将在外可以不受君命的大将军算了。
可惜现在不能再提出京了,起码要熬到太上皇死了,或者皇上被弄下去了,再换一个,那时候朝廷动乱,他才可趁机谋划抽身。眼下么,就这么悠闲的喝着茶水,抄着文书,慢慢熬日子就是了,左右他还年轻,不管是太上皇还是皇上,没有一个能活过他的,横竖多等几年就是了,时间他有,耐心也不缺。
一时,户部尚书钱瑾背着手往各个屋子里溜达来了,宁珊起身相迎:“大人可有吩咐?”
钱瑾拍拍宁珊肩膀,示意他坐下,自己也坐下,凑近宁珊道:“我知道宁候受了委屈,主子也是知道的,你的忠诚,主子都看在眼里,早晚会有补报。”这是帮着太上皇收买人心来了,就是买的太直接了些。宁珊嘴角一抽,低下头不让钱瑾看清他的脸色:“大家都是为皇上做事,谈不上委屈。”钱瑾随声附和道:“是啊,都是为皇上做事,可是皇上却不觉得你做的对,这时候又该怎么办呢?”言外之意,无非是改弦更张,投奔一个觉得你做的对的主子。
然而太上皇太老了,就算他还握有权柄又能怎么样呢?皇上熬日子也能熬死他,除非现在另则一个比皇上更年轻的新主子,宁珊虽然知道太上皇还有俩更年轻的儿子,皇上更是有好几个成年皇子了,但是却没想到,他们这么快就开始算计太上皇手上的权利了。
这群人无法是看出太上皇和当今不合,想依靠太上皇把皇上掀下去,自己坐收渔翁之利,借太上皇的势上位。毕竟从古至今,太上皇只有退位的,却没有再复位的,他若是不满当今,想扩大权利,只有再选一个更听话好拿捏的这一个办法了。太上皇那俩儿子也就算了,新皇的儿子们跟着凑什么热闹?难道太上皇还能不选自己儿子,倒选一个隔辈儿的孙子上位不成?就算他不介意隔了一辈不好指挥,就不怕皇孙上位了以后打着替父平反的旗号架空他老人家?除非他选中的皇孙不是现在皇上的儿子,而是六王爷和七王爷的子嗣。
宁珊头大的在纸上画出家谱,逐一分析。六王爷有二嫡子一庶子,均已成年,庶子是长子,倒是有点儿加分项,何况他的王妃出身不高,两个嫡子也没有多大母家势力可以依靠,也就是人数多些,若能兄弟齐心,一起拱嫡长子上位,还能跟庶长子一拼。可是宁珊不觉得这么目光短浅的皇族能出现一家子勇于急流勇退,甘心站在幕后的,因此六王爷一家估计要白忙活。
七王爷长成的只有一嫡一庶两个儿子,死的倒有五六个,他母族势力不小,娶得正妃侧妃也都是底气十足的,因此斗得格外激烈,还没当上王爷的时候,区区一个光头皇子就三年两月的死儿子,好些个都是连抓周都没办,家谱都没上就夭折了的。这位要是能上位,首先要做的就是把他自己王妃侧妃都弄死,起码把她们身后的家族都恁下去,不然就等着外戚专权吧。宁珊不认为热衷于权利的太上皇会满意继承人外家势力过大。看看他把自己后妃的外家都怼成什么样子就知道了,如今太妃们娘家最兴盛的也就是金陵土皇帝甄家了,家主甄应嘉最高官至钦差金陵省体仁院总裁,听上去威风凛凛,其实不过是个赐封的正五品罢了,从名称上也能看出他最高的权利也就在金陵一省了。而且上面还有知州、知府,管着地方民政,另有驻军武官掌管军政,他这个总裁能排到四五位之后去,还要多亏了他家的老姑奶奶是太上皇真爱的缘故。
甄家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