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逆向旅行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章 原型机(1)(第2/3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个任务交给高穹了。”

    章晓心一跳,连忙抬起头。

    “……所以,高穹呢?!”应长河怒了,“滚去哪儿了!——章晓,你又流鼻血了!”

    高穹去买芹菜肉包子了。

    今天本来应该由他值班,但他再次擅离职守,直到例会散了才拎着一袋包子回来。

    应长河把他叫到办公室骂了一顿,章晓坐在值班室里,忐忑不安。

    高穹还没走到值班室他就感受到了他的信息素。和成熟的哨兵一样,高穹很懂得控制自己的信息素,不会随时随地无意义地发散出来。但章晓不知道为什么,哪怕只有那么无关紧要的一点点,只要一点点,他立刻就能捕捉到:那是属于高穹的气息。

    充满力道,但又沉郁冷硬。

    高穹走进来的时候,看到章晓正在狂扯纸巾擦鼻血。

    他立在门边看了一会儿,一言不发转身就走了。章晓根本不敢跟着他,如果说当天的反应是初级,他现在的反应已经在初级和中级的边缘了。这一周里见到高穹的机会不多,而越是没办法凑近他身边,章晓就越能胡思乱想,结果反应一点点加深,他现在一边擦鼻血一边按着自己的额头,体温升得有点高了,而且他自己的信息素压不住,正从各处淋巴腺一点点沁出来。

    高穹走远了,他的鼻血停了没一会儿,鼻腔深处一痛,又有温热液体慢慢淌出来。

    “我艹。”章晓没忍住说了句脏话。

    高穹的信息素接近得很快,他去而复返,片刻就走进了值班室。

    “吃了。”隔着几米的距离,他把一颗糖丸抛给章晓。

    章晓知道这是能压抑哨兵和向导性反应的抑制剂,连忙放进嘴里吞了。

    抑制剂的味道不太好,像是加了无味淀粉的白水,黏在喉咙里头有点儿让人反胃。因为服用人员的意见太大,原先针剂型的抑制剂基本都改良成了药丸子,外头裹着薄薄一层糖衣,囫囵吞下去是很安全的,嘴里还留着丝丝甜味。

    章晓舔了舔嘴巴,抬头看高穹。

    高穹靠在门边打呵欠。

    “行了么?”他问。

    “行了。”章晓的体温已经降低,鼻血也停了。他擦干净鼻子下面的血迹,跟上高穹。

    服用抑制剂之后的效果他只在《向导通识》上看到过,现在亲身体验之后,有些新鲜,又有些不适。

    高穹的信息素依旧对他有强烈的吸引力,他也依旧能轻易捕捉到高穹特殊的气息。但是它们无法再引起体内的任何骚动了,像是隔着一层防护罩,章晓能感受到它们,却没有实感。

    章晓紧紧地跟着高穹,这时候才有机会仔细且平静地打量他。

    高穹的体格很健壮,章晓对他的第一印象是军人:笔挺的身姿和特殊的迈步方式都是经过严苛训练才能拥有的。但高穹太过冷漠,眼里没有任何热情,在知道陈宜身亡的事情之后甚至没有丝毫的情绪波动,仿佛对周围的一切都难以提起兴趣。

    章晓觉得他很神秘,忍不住自己的好奇心,试图跟高穹搭话。

    “你以前是在哪里读的大学?”他紧走几步跟上,很热情地说,“咱们说不定是校友。”

    高穹完全没反应,直接走到陈氏仪的保护域前面,回头拉着章晓的手:“自己开门。”

    章晓紧张极了,可惜因为抑制剂的作用,他表面上没有一点儿波澜。他把指头上的口令卡按上去,指纹和瞳孔识别后,保护域打开了。

    “陈氏仪的原型机只有一台,是陈宜以前用的。”高穹打开黑铁柜的抽屉,取出一个陈氏仪递给章晓,“这个是你的了。”

    章晓顾不上想入非非了,连忙拿过来细看。

    他这台原型机跟之前看到的有些不同,表带是光滑的金属,表盘上除了经纬度和时间的标示之外,边缘还有一个小小的旋钮。这和机械式手表太像了,他忍不住捏着那小小的旋钮转了一下。

    “咔”的一声轻响,表盘上所有的数字都变了。

    1756年,以及一串章晓熟悉的数字:那是文管委的经纬度。

    他吃惊地意识到,自己现在看到的是原一苇那台陈氏仪的数据。

    “原型机可以监控其余几个陈氏仪的数据,包括经纬度和时间。”高穹在一旁给他说明,“用这个旋钮来选择监控的对象。陈宜以前用的时候很顺手,不需要手动调节,数据可以自如变化。但我们不是他,所以谁都不知道他怎么做到的。”

    “陈氏仪不是只有一台吗?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个?原型机又是怎么回事?”章晓问。

    高穹方才一口气说了很多个字,有些疲倦似的晃晃脑袋,打了个呵欠。

    “陈氏仪是陈正和做的,但他完成陈氏仪之后就病倒了,这台原型机是他的手笔,其余的陈氏仪全都参考原型机制造,是团队里的其他人完成的。”

    原型机一般采用最好的材料和工艺来制作,它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在试用过程中发现不足,并在之后的量产中进行改进,因而量产机会比原型机的成本更低,功能也更完善。但另一方面,原型机因为本身的成本极其昂贵,并且功能繁复多样,量产机型在兼顾实用性和造价成本方面会做出多种取舍,因此也有部分原型机原本的功能会比后面的量产机型多,并且也更好用。

    按照高穹的说法,陈氏仪显然是后者。

    章晓还记得陈氏仪和陈正和团队之后的故事。

    陈正和研发陈氏仪的时候年事已高。陈氏仪的成功让他获得了无数奖项,但他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