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影帝专治各种不服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03章 威尼斯,不思议。(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船到桥头》入围威尼斯电影节, 几乎不存在什么悬念。

    威尼斯电影节已经多年没有正儿八经的中国电影入围, 出于一些国际上的关系, 再加上高思源导演多年的名望和人脉,入围主单元的面子,各国电影人都会给他的。然而谁都没想到, 这部作品竟然会成为当届威尼斯电影节的开幕影片。

    这消息一下在国内炸了锅。

    看了内部观影的几个影评人纷纷表示——

    “高导水平是在的,但他的风格不怎么适合文艺片。”

    “故事太浅薄,节奏也比较一般, 只能说是及格线水准, 有点天赋的导演在毕业三五年的时候创作出来的作品就是这个样子。”

    “镜头确实很美,教科书式的运镜, 不少地方可以单独拎出来做威尼斯宣传片。人物关系薄弱了,故事讲得不精彩。”

    “没抓到社会的痛点, 高导还是适合拍商业作品。”

    但也不少人给予了肯定——

    “上了年纪的人看事情的视野不一样,这是个不教人贪进的作品, 所以整个节奏都很温和。”

    “尽管故事没太大亮点,可做到一板一眼不出差错也是不容易的,高导的实力不容置疑。”

    “演员不错, 让人看到了电视剧小生也有可教之才, 高导算是有慧眼。”

    “商业导演愿意踏实下来拍人文情怀值得鼓励啊,毕竟是第一部 文艺片,希望高导多拍些。”

    秦阅悄悄翻遍了网络上和媒体中的一些评论,把所有夸赞王忱演技的都剪了下来。

    这个消息刚宣布,王忱的微博底下就被水军攻占了。一面是激动过头的粉丝, 另一面是狗急跳墙的对家。

    王忱只是发了个剧照,底下就被喷得不像话,简直莫名其妙……王忱的粉丝原本就是事业粉居多,眼见爱豆先是拿了大制作电视剧的男一号,紧接着夺得最佳新人奖,颁奖后脱离原公司,组建工作室,火速拍起了电影,回国杀青就排演戏剧,刷新了舞台剧票房历史,没几个月便宣布入围威尼斯电影节。

    一开始还追着几个电视剧小生当对家,如今摇身一变,来撕逼的竟然都是宁颂的粉丝。

    万辰的迷妹们吵架都吵得喜不自胜,骂人的时候很给对方留余地,内心甚至颇有一种“能与宁颂粉撕逼”的自豪感。

    ——混粉圈的谁不知道呢?

    自从宁颂凭着个配角走了奥斯卡的红毯,这家粉丝就像磕了药,到处引战,傲得不行。

    前不久宁颂工作室刚宣布要参演一个电视剧,项目还没开机,宁颂的粉丝就把人家女一号的微博底下搅合得血雨腥风,女一号吓得赶紧关了评论,宁颂粉趾高气昂就回来了。

    可如今,自己爱豆可是要凭着正儿八经的主演作品去走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红毯了。

    仔细论起来,指不定和宁颂谁更高级呢!

    粉丝们都是翘首以待,也不管作品能不能拿奖,只期待赶紧回国上映,给爱豆刷票房,也看看爱豆传说中“不可思议”的演技。

    确实是不可思议了。

    连秦阅都没想到王忱在电影中会有如此细腻的表演。

    对于演员而言,《船到桥头》不是什么轻易能表现自我的作品。整个人物的设定,母子这种注定需要克制表达的亲情,都约束了一个演员能发挥的空间。可是王忱实在把每一层感情都处理得很到位,忧虑,思念,茫然无措,还有随波逐流的放纵。他台词不多,但情绪的递进却深入人心。

    能够在这样的作品中,给角色诠释出自己的味道,委实是要下一番功夫的。

    而秦阅不知道的是,王忱能做到这些,依靠的无非是一次又一次在戏中想起他。

    惦记着秦阅的病情,想着两个人的从前……那一点点情感的累积,便是一双好看的眼睛里,会起伏的波澜。

    威尼斯电影节在九月初开幕,八月底,《船到桥头》剧组一行人共同飞往意大利。

    讲的是威尼斯的故事,能成为开幕电影,对于业内人士来说,倒不是太稀奇。这样的殊荣能落在中国电影人的头上,依赖的也不仅仅是一个导演作品的优劣,还有这个国家背后市场的隐形力量。

    高思源带领团队走上红毯,心中其实是底气十足的。

    但要说心情,也算不得太好。

    原本充满期待能够给自己履历增添光彩的作品,三次业内试映以后,得到的反馈都比较一般。他毕竟不是做文艺片出身的,这些年要不是票房成绩一直傲人,夹在上下两代电影导演中间,高思源只怕早没了自己的位置。

    如今想在艺术地位上做些弥补,实在有些迟了。

    王忱颇理解他。

    哪怕由白佳润一手组织负责的国内媒体通稿和微博营销号都把他吹上了天,此时此刻,陪着高思源导演走过红毯,进入到放映厅内,王忱的心情都是平静的。

    “有什么期待吗?”高思源导演连应酬都有些懒得,和几个眼熟的欧洲导演打了招呼,高思源就直接落座了。

    王忱微笑,“掌声啊。”

    “掌声就足够了?国内业界现在倒是都很看好你。”

    王忱赶紧摆手,“都是我经纪人公关出来的,我还能不知道?这大概是我最后一次拍电影了,能来一次威尼斯,很值得了。”

    高导挑眉,“嗯,你的事我是听说了。怎么?真的打算去干戏剧这行了?要我说,其实你挺适合电视剧的。”

    形象好,有拿得出手的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