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公子又是个长得好的,发带飘拂、面若冠玉,如此一个气度,直将蹲在地上的阿松比的不能再低。
阿松见蚂蚁不再往外跑了,蹲的腿肚子直抽抽,忍不住抬头问他:“少爷,你到底猜没猜对啊,别不是误会了人家姑娘的意思了吧?”
孟一乐瞥了他一眼,斥他:“问什么,等着就是。”
“也不知道那清倌是不是拿你戏耍,丢下一句话便让人自己琢磨,到最后就算你去质问她,她也大可说是咱们自作多情罢了。”
“嘶,找打了是不是?”
“我哪敢啊少爷。”
谁知阿松还真一语成谶,他们就这么披星戴月送走光华,伴着朝露迎来日出,果然是没能等到那位留下一句‘月上柳梢头’的冷清琴女。
两人颇受挫败,尤其是顾家小公子,他哪里吃过这样的亏,这位纨绔哪一回在女人中间不是收放自如、受尽宠爱?
他拿着手里的折扇便气呼呼地闯进来画舫。
白日的画舫只是喝茶的清净之地,没什么看头,但里面精致的摆设和名家书画却更值得人好好咂摸。
孟一乐甫一进去就见到了里面管事的,他是这里的常客,扬州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顾家小公子,管事的一见是这位人物,听他要见昨夜抚琴的清倌,赶忙拦人。
“哟哟哟,小公子慢着些走,您也知道我们画舫的规矩——人家姑娘是位清倌,我们做不了主的。”
孟一乐冷哼一声:“做不了主?阿松!”
阿松赶忙把打了半个的哈欠咽下去:“哎,小的在。”
孟一乐展开折扇,慢条斯理的话语缓缓敲在那位管事的耳膜上,“给这位拿张银票,再问问他做不做得了主。”
那位管事的在孟一乐面上仔细打量了一番,知道顾家不是他能惹得,思忖纠结了会儿笑眯眯接过银票,“既然是小公子执意要见的人,小的引您过去瞧瞧倒也不是不可,毕竟公子这怜香惜玉的名声早就流传在外,也不怕您折损了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