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同生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59章 撒哈拉沙漠(3)(第3/4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但这焦虑是来自于一种笃定的预期:总是要买,总是想买,农村的要去县城,县城的要去城市,城市的要去省会,省会的就总望着超一线。这股心气劲儿叫人永远也不会满足,这是中国社会的一种病态,国外不是这样的,国外总是现世静好,人们都很满足于自己的阶层,至于年轻人怎么过,好像似乎是没有人关心的。

    人的确只有离开了才知道自己的感情有多深,在海外才知道思乡,出生入死这么久了,渐渐潜移默化,李竺都快淡忘国内的生活了,她就不让自己以为还能回去,但没想到,遇到两个老乡就恨不得下一秒就身在国内,她勉强一笑,把情绪掩饰下去。——话题打开了,小李禁不住就好奇地问,“那,你们是为什么会来苏丹?”

    “漂泊过来的。”傅展简单地说。

    话题出现一个小的断层,小李有点尴尬,刘工哈哈一笑,“不说这些了,同在异乡为异客嘛!——来来来。”

    他做贼似的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瓶子,“别让他们闻见味儿——这里的信仰错综复杂,还是小心点为好。”

    是辛辣的二锅头,吹着刀割一样的冷风,喝上两口拉嗓子的烈酒,靠在麻袋上,几个人又开始侃大山,刘工有意无意地告诉他们,“这里是北达尔富尔了,这几年还算太平,中国人在这里开了很多厂子……”

    他们一直想知道这里是哪,但不好问——一问就暴露自己是逃过来的了,好在刘工情商确实高,只说不问,告诉他们,“从达尔富尔到瓦迪哈勒法有路,顺着路开七八个小时其实就到了,不远,不远。——从那里就能去埃及了。”

    他们就是从埃及逃出来的,怎么还再回去?那也无所谓,这趟车到时候还要返回喀士穆,他们可以跟着一起走。先在矿区歇两天,矿区的条件还蛮好,有卫星电视,还能上网。

    “这很重要啊,工人一周和家里人能视频一次真是就不错了,再说,不能上网整个人都Out了,整个达尔富尔就属我们矿条件最好,道班那边都不行,与世隔绝,什么都不知道。”小李也显摆起来。“矿上还行,除此之外就是喀士穆——喀士穆还有点城市的样子,电视台能放点国外新闻,我们昨天出发的时候是不是还看了一眼?美国也闹起来了,都不太平。”

    “美国闹什么?”李竺和傅展都怔了一下。

    “你们不知道了吧?”小李来劲了,和刘工你一言我一语,“FBI闹事了,好像有人出来,指证CIA是什么来着……挑起最近欧洲恐怖袭击的幕后黑手?是不是?”

    “算是吧,主要是说这一系列行动没有得到局长批准,总统也不知情,还提交了一系列证据什么的,反正闹得沸沸扬扬的,还有个啥黑客组织也跟着公布了相关的邮件,闹得挺厉害的——这不是在喀士穆看的,你记错了,我们昨天在达迈尔,达迈尔的华人宾馆里看的。”

    “达迈尔也有华人宾馆?”

    “什么黑客组织,那现在政府态度怎么样?”

    李竺和傅展同时提出两个不同的问题,他们都坐直了,彼此交换着眼神:就这么巧,刚知道U盘内容,美国那边就爆了个大新闻?这背后,真没有谁在推波助澜?现在爆出这个新闻,是为了后续U盘爆料铺路,还是为了削弱身后的追兵,增加他们回家的希望?

    也许是他们没能在瓦迪哈勒法接到人,所以远处牵制一招?不论如何,这一招出得好——他们也许总算可以回家了!

    想要细问这是本能,不过傅展的问题更自然,他估计早料到这两个人不会怎么留意这条新闻,所以问了个他们更该感兴趣的问题,果然,小李回答的是前头那个,“达迈尔当然有——苏丹就是中国人最多了,怎么可能会没有嘛……”

    他开始热情地介绍中国超市和中国企业,长夜漫漫,几个人都不想睡,一路侃着大山。又开了一个来小时,他们到村落给水箱加水。

    达尔富尔有多穷,一般人是想象不到的,这种依托着绿洲的子,通常不会有砖房——一座土房都已算是家底的象征了,人们用汽油发电机照明,这说明这村子还算富裕,不过,大部分人还是住在窝棚里,孩子们在卡车下方跑来跑去,天真地仰望着卡车上坐着的中国人。年轻人自然热情地上前搭话,小李还想解释,不过这道理实在太简单——住在这里的人肯定都希望能给中国人做事。

    刘工问她要不要上厕所,“我们男同志就随地了,女同志还是不太方便。”

    李竺答应着从卡车上跳下来,被一个扑来的小孩撞了一下,她吓了一跳,低下头对他笑了笑——应该是个他,这里的孩子都只穿着短裤,有的甚至连短裤都不穿。

    这一笑让孩子们都聚拢过来,围着她看热闹,快活地用当地语言说笑着。——苏丹人夜生活丰富,白天几乎不干活,所以他们在电灯上很舍得,每家每户门前都有朦胧的光,孩子就借着这些光跑来跑去,尽管衣不蔽体,却依旧快活地呼叫着,抢夺着所有能找到的小玩具。

    这气氛让李竺的嘴角也不禁有了点笑,她被簇拥着,举高了手表示自己身上没藏糖果,不过,孩子们还是不死心,在她身边绕来绕去,有几个孩子张大嘴,痴痴地望着她的脸,李竺摸摸脸笑了起来:她小时候可能也是这样看外国人的。

    这几个孩子看明白了就一溜烟往回跑过去,李竺的眼神不自觉地跟过去,她的眼神一凝。

    ——两个当地人正对她指指点点,和乔丹说个不停,一边说话,一边不断地去查看在水源边弯腰洗脸的傅展。

    乔丹在不断摇头,他面露难色,表情复杂,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