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八卦台前幕后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38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袁雅青听后竟也挺高兴, “真的么?”

    毕竟这次她演的就是沙匪,如果连给人的第一眼印象都有如此鲜明的冲击力, 那么至少说明她对这个角色的塑造还算成功。

    冼淼淼忍不住笑道, “得亏着没有外人, 不然这对话传出去也是够诡异的。”

    袁雅青跟着笑,又恭喜她升职。

    两天后, 邓清波如约做东, 他提前在郊区租了一栋别墅,一包三天,有空的可以多呆几天, 没空的随时可以走, 什么都不耽误。又因为周围人烟稀少, 戒备森严,大家可以在里面随意放松, 不必担心有人打扰。

    天气越来越冷,可是却总是不下雪,只是阴霾霾的刮着西北风, 让人心情无端压抑。

    眼下璀璨练习生选拔到了后半程, 下周就要进一月,冼淼淼马上也要加盟裁判团, 恐怕一直忙到来年开春都未必有时间休息,她也使劲挤了一天出来放松,很有点儿最后的疯狂的意思。

    之前袁雅青走得早,邱进和关颖来得晚, 两拨三个人几乎没见过面,这次凑在一起难免有些生疏。不过因为年龄相近,在邓清波这个大喇叭的带动下,很快便熟悉起来,嘻嘻哈哈的拍了几张合影。

    袁雅青见这次工作室的聚会也没有柳于飞的份儿,也就猜个八九不离十,并没再问,只是坐在一旁端着水杯看大家玩。

    相处的越久,冼淼淼就越觉得这姑娘是那种典型的大智若愚:看着憨登登、傻乎乎的,但其实心里比谁都明白,从不会不懂装懂,也不会贸贸然涉及敏感话题,实在是难得的聪明人。

    见她似乎有些放不开的样子,冼淼淼就开玩笑,“怎么,出去这么久,还不认识了?”

    袁雅青笑笑,“倒不是不认识人,只是脱离城市将近一年,现在突然回来,一时间好像适应不了现代化都市生活了。”

    从跟着剧组集训到后面拍摄《大风歌》,袁雅青几乎就没怎么跟剧组以外的人接触,每天都累得半死,躺下之后秒睡,睁开眼之后也是一门心思的拍戏,根本没工夫想些杂七杂八的。

    他们早上或者坐着越野车,或者熟了之后干脆骑马,就这么浩浩荡荡的在戈壁荒漠奔驰、打杀,说不出的肆意。四围荒无人烟,分明裹挟着沙尘却又感觉异常干净的空气中只是回荡着他们偶尔的喊声和器械碰撞声、马蹄声,莫名悲壮。

    拍摄非常辛苦,李怀要求又格外严格,中间不断有人受伤,破皮流血再平常不过,就连剧组中的女性成员们也从一开始的大惊小怪变为最后的不当回事儿……

    渐渐地,她好像觉得自己就是那个沙匪,生活忙碌而充实,单纯又直接。

    现在杀青了,长久的苦累终于过去,她曾经以为自己会开心,但现在看来,好像怅然若失更多些。

    袁雅青好像确实需要跟人倾诉一下,一起了头就刹不住,不紧不慢的说了足足有近十分钟,任栖桐都端了一盘肉过来,她才意识到自己好像说得太久了。

    见她们在聊天,任栖桐并未打扰,放下装满水果蔬菜和烤鱼、烤肉的几个盘子,又用手背试了下冼淼淼手中的杯壁,不动声色的换了另外两杯过来,然后再次转身离去。

    袁雅青看了他一眼,由衷羡慕道,“小任哥可真细心呀。”

    冼淼淼笑了笑,把话题重新拉回到她身上来,说,“你这种情况是正常的,任谁在一个半封闭的环境下带这么长时间也会这样,环境更替是需要适应期的,你不用担心,也到年底了,我暂时不会给你安排额外的活动,你慢慢调整就好。”

    袁雅青本就是个还没正式毕业的新人,接的头一部戏就是大导演大制作不说,竟还是主要角色,几乎完全没有过渡期,压力可想而知。

    艺人向来以高强度、快节奏著称,周围的诱惑又太多,心态尤其重要,一个闹不好可是要出大篓子的。

    见冼淼淼一副知心大姐姐的样子,并没有丝毫不耐烦,袁雅青感激一笑,顿时觉得轻松不少。

    这里是半露天的结构,只要把通往后院的门打开就是一个完整的开阔大空间,而若是天气不好了,落地玻璃门一关,照样在屋里边赏景边嗨。

    那头邓清波抱着吉他唱歌,王琳在一边很给面子的打拍子附和,于榕、方栗帮忙分派碟子碗筷,邱进和关颖则在帮着一群经纪人、助理和谢磊他们烧烤,人来人往,气氛相当活泼。

    因为地处山凹,这里风势不大,大家就在院子里支起烤架,七手八脚的在上面堆满鱼肉蔬菜,看着十分热闹。

    在场众人中有真正有烧烤经验的,也有纯粹凑趣的,都呼啦啦往上凑,不分时机把食材往上丢,结果过会儿吃起来有外焦里生压根儿没熟的,还有早放晚拿碳化了的,一群人也不介意,又乱哄哄笑成一团。

    屋里通着地暖,靠墙一边燃着壁炉,稍微远一点的地方铺着毛茸茸的厚地毯,大家进屋之后就脱了鞋,三三两两围上一圈,或坐或站,非常惬意。

    邓清波的歌喉本就一般,况且现在有任栖桐珠玉在侧,大家听了两首就纷纷要求换人,一点儿面子也不给,邓清波拗不过,只得将吉他易主。

    任栖桐原没打算抢邓清波的风头,只是“民心所向”,他也不好扫兴。

    偏邓清波还有些耿耿于怀,大声吆喝,“来首咱没听过的!”

    他这个提议立刻全票通过,方栗仗着年纪最大、资历最老带头鼓掌,冼淼淼也笑嘻嘻的拿勺子敲水杯,叮叮咚咚还挺好听。

    邱进、关颖来的最晚,跟大家相处的时间最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