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果然就是翠珊!
前世今生的一幕幕过往飞快地从眼前闪过。翠珊殷勤侍奉的,尚无设防的她和翠珊说悄悄话的,翠珊递有毒方子给谢夫人的,在程夫人面前诬陷她镇魇的......以及前世她临死前,翠珊挽着程彦勋离去,出门时那得意的一瞥。
这浓浓得意,现在依然在已摇身一变成为卫昭仪的翠珊眼中闪烁!
翠珊跟着景月公主走到褚娘娘面前。她的目光挑衅地掠过谢芝缨,又扫过殿内其余人,这才低眉垂首,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
皇后柔声道:“昭仪妹妹,你有孕在身,现在正是胎儿不稳固的时候,怎么不好好歇息。”
翠珊笑道:“躺得腰酸背疼的,御医说可以略走一走,嫔妾就出来了。本想着过来给您请安的,不曾想半路碰见了公主,公主说您这边忙着举办粥会,嫔妾想起灵曦寺熬的腊八粥,立时就勾起腹中馋虫,口水都下来了!这才怂恿着公主带我过来,看看能不能分上一碗。”
褚娘娘宽容地笑了。“什么馋虫,我看是你肚里的孩子想吃!也是呢,都说怀着身子的人,眼馋什么就必须得吃到嘴,不然,孩子生下来,就会缺一块儿。哈哈哈......”
在座的小姐们都吃惊地看着翠珊。一个昭仪,能让皇后这么关心和包容,是皇后娘娘真的宽厚平和,还是这位昭仪娘娘特别讨喜?
谢芝缨将心底所有仇恨都压了回去。大敌当前,须得沉着冷静。她低着头认真听翠珊和皇后的对话,百里昭告诉她卫昭仪得帝后欢心,看来真是半点不假。
一个嬷嬷乖巧地盛了一小碗粥,端到翠珊面前。褚娘娘揽着翠珊的手臂说:“昭仪妹妹,你要不要坐在本宫这一桌?你素来说话风趣,肚子里一堆笑话儿,不如也说给这些名门淑秀听听,大家一起乐呵乐呵。”
这时,景月公主见皇后没有责怪自己,吐了吐舌头,就开始东张西望。她知道谢芝缨在这里,急着把方才六哥的表现说给未来六嫂听。
景月看见了穆惠妃身旁的谢芝缨,不由咧嘴一笑。她缩着脖子,自以为不着痕迹地朝那一桌挪动脚步。
翠珊冲褚娘娘笑道:“多谢皇后娘娘赐粥!只是,嫔妾是陪着公主来的,自然得把公主服侍好了,不然,回头梅贵妃要怪罪嫔妾了。”
说着,也不接嬷嬷手里的粥,直接跟着景月公主走到了谢芝缨那一桌。
“惠妃娘娘。”景月冲穆惠妃行了个礼,马上走到谢芝缨身边,要挽起她的手臂。
“昭仪娘娘、公主殿下。”奚珮晴、容小姐行礼,谢芝缨对景月公主摆摆手,也跟着行礼。
褚娘娘见景月这样,明白她是喜欢谢芝缨,于是也不阻拦,还示意嬷嬷们在穆惠妃身侧添了两把椅子。
穆惠妃微笑着说:“皇后姐姐,把她们交给我吧,放心。”
“那就有劳惠妃妹妹了。”褚娘娘简单交代了几句,又退回自己那一桌。
翠珊和景月公主都坐了下来,景月挨着谢芝缨,笑嘻嘻地说:“芝缨姐姐,我总算盼到跟你坐一起啦。多亏有昭仪娘娘,不然我还没借口溜过来呢!”
翠珊、奚珮晴和容小姐都诧异地打量景月公主。谢芝缨几时讨了公主欢心的?真是叫人嫉妒。
谢芝缨对翠珊投来的冰冷目光视而不见。她行完礼就按照穆惠妃的吩咐坐回去了,又隔着景月公主和穆惠妃,翠珊再恨她也只能干瞪眼。
穆惠妃便也和翠珊拉起了家常,奚珮晴和容小姐跟着赞美了翠珊几句。景月公主并不搭腔,一张小嘴唧唧呱呱地,小声跟谢芝缨说笑,穆惠妃也由着她。
嬷嬷端来了翠珊那碗腊八粥,穆惠妃笑道:“昭仪妹妹不是说馋这个,快趁热吃了,凉了吃胃疼。”
翠珊接过碗,用匙羹搅动着,感慨万千地说:“早就听说灵曦寺的腊八粥有名,在家的时候,让老仆天不亮就去寺门口排队,也还是无缘吃到。排队的人,从半山腰一直排到山脚,我家下人年年去,年年空手回来!唉,想不到现在也有吃到嘴里的一天!”
说着舀了一匙粥,吹了吹,送进嘴里,闭上眼睛咀嚼,好像很享受。
穆惠妃说:“他们熬的确实不多,也就五六十锅,能领到粥的百姓不过两千余人。妹妹的家是不是住得远?我听说住在山脚的人家去排,还真有领到手的。”
奚珮晴和容小姐好奇地看着翠珊。谢芝缨低头替景月公主剥开口榛子,并不与翠珊目光交汇。
家中老仆?排队领粥?真是通篇的谎言,翠珊将自己打造成一名小官吏的女儿,句句都描述子虚乌有的家庭生活,还说得煞有其事。
翠珊死死地盯着谢芝缨。“唉,一切都看缘分。不知谢九姑娘有没有喝到过?”
谢芝缨把剥好的榛子放到景月手心,抬头笑道:“回昭仪娘娘的话,并不曾有过。虽然民女幼时淘气,但腊八节一般都是在家陪母亲煮粥,煮一大锅,全家上下都有份。”
谢九姑娘。叫得多么居高临下。从前,她都是“姑娘”、“主子”地殷勤围着自己。腊八节的时候,翠珊还帮忙洗豆淘米呢,分给她的粥,自己都是特意留最大的碗装......
谢芝缨毫无波澜的神情,刺痛了翠珊的双眼。她看到谢芝缨面前果盘里的榛子,忽然笑道:“谢九姑娘力气真大,不用夹子也能剥榛子。能不能也替本宫剥几个?这是本宫最爱吃的零嘴儿了。”
谢芝缨拍了拍手上的碎屑,摇头微笑:“实在对不住昭仪娘娘。臣女方才用力用狠了,手指酸麻,还真使不上劲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